上观时评|小米“巨省电”不一定省电,谁能管管?
来源:上观新闻
近日,有用户在社交平台爆料称,自己咨询小米客服后得知,“巨省电”仅是空调系列名称,并非性能指标。这一说法迅速引发热议,也将一些企业在营销中长期存在的“命名艺术”再次推向台前。
放眼市场,此类操作已成某些企业的惯用策略。家电领域内,美的“酷省电”、TCL“真省电”、海尔“净省电”等名号层出不穷,构筑起一个庞大的“省电家族”。视线转向大众消费品,“壹号土猪”实为“壹号土”商标的猪肉,“千禾0酱油”则是“千禾0”商标的酱油。这些巧妙嵌入的字眼,极易让消费者联想到传统、天然、健康的品质,然而它们却只是商标的组成部分。
“标签化”营销会误导消费决策。数据显示,近七成消费者会因醒目的“省电”标签而产生购买意向。若听任这种因系列名称引发的误解持续影响市场选择,对于恪守本分、诚信宣传的竞争者而言,无疑是极大的不公。而当知名企业都可随意将“巨省电”解释为无实际承诺的系列名称时,消费者对“一级能效”“AI节能”等本应严谨的专业表述还能抱有多少信心?
知名企业肩负着不同于普通商家的社会责任,不仅要遵守规则,更应主动树立标准、定义底线,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当前,鼓励消费、推动家电更新是重要的经济工作,但任何消费的前提是消费者能基于真实、透明的信息做出选择,而非为商家精心设计的标签“创意”买单。
诚信是支撑商业社会的基石,当企业选择通过营销文字游戏吸引消费者时,或许能获得短暂关注,但失去的却是长期的信任。将知情权真正交还消费者,将诚信深度融入品牌基因,企业才能行稳致远。这既是法律法规的刚性要求,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最终准则。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