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日报,11月4日,安徽国科量光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量光)在合肥发布国内首台极紫外波段物质吸收谱台式化仪器,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实现重要突破,为关键检测技术自主可控再添“国产力量”。
国科量光首席科学家胡广月教授介绍,该产品采用激光等离子体技术,成功实现高亮度短波长光源的台式化突破,具备可规模化生产、占地面积小、成本较低等优势,对传统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提供了有益补充,有望为我国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型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新技术手段。
“该仪器不仅为前沿科研领域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更首次将高精度极紫外检测技术直接嵌入工业生产线,为解决先进制造领域的核心检测难题提供了自主可控的国产化方案。”胡广月说。
上周,中国硬核科技捷报频传。
据央视新闻,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和建设的第四代先进裂变核能系统——钍基熔盐实验堆,近期在甘肃武威建成,并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钍基熔盐堆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系统,与高温熔盐储能、高温制氢、太阳能、风能、煤气油化工相结合能够形成多能互补、低碳复合的能源系统和低碳化工体系。
新建成的这座钍基熔盐实验堆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目前,这座钍基熔盐实验堆已实现了整体国产化率大于90%,关键核心设备100%国产化,供应链自主可控。
近日,世界最大蒙皮拉伸机正式通过验收。该装备以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创新转化,标志着我国在航空制造、高铁、高精尖建筑等领域的国产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该设备与配套的装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此项技术填补了航空制造关键环节的空白,为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近日在吉林省松花湖水域圆满完成了首次野外环境的汲水投水演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科技日报、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