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5 16:38:20 股吧网页版
债市日报:11月5日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1月5日电(王菁)债市周三(11月5日)持续偏弱震荡,国债期货主力多数收跌,银行间现券收益率横盘整理,早间长债表现稍强,午后又回归至平盘附近;公开市场单日净回笼4922亿元,资金利率多数小幅下行。

  机构认为,基金交易意愿有所修复,配置盘则择机退场。10月份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净买入模式体现了央行呵护流动性市场和稳定债市预期的操作目标。同时,200亿元的规模则体现了央行无意引起利率过快下行,操作稳健,避免对债市预期形成过度影响。

  【行情跟踪】

  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8%报116.43,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1%报108.62,5年期主力合约持平于106.01,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报102.484。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小幅回落,10年期国开债“25国开15”收益率持平报1.858%,10年期国债“25附息国债16”收益率下行0.1BP报1.789%,30年期国债“25超长特别国债06”收益率上行0.15BP报2.1375%。

  中证转债指数收盘上涨0.74%,报486.21点,成交金额695.25亿元。中能转债、电化转债、大中转债、天23转债、航宇转债涨幅居前,分别涨20.00%、6.30%、5.65%、5.65%、5.62%。中旗转债、信服转债、新致转债、惠城转债、集智转债跌幅居前,分别跌2.81%、1.74%、1.38%、1.13%、0.83%。

  【海外债市】

  欧元区市场方面,当地时间11月4日,10年期法债收益率跌0.6BP报3.436%,10年期德债收益率跌1.3BP报2.652%,10年期意债收益率跌1BP报3.398%,10年期西债收益率跌1.1BP报3.157%。其他市场方面,10年期英债收益率跌1BP报4.423%。

  亚洲市场方面,日债收益率全线回落,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下行1.5BP至1.677%。

  北美市场方面,当地时间11月4日,美债收益率集体下跌,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87BPs报3.576%,3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53BPs报3.584%,5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77BPs报3.694%,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72BPs报4.083%,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61BPs报4.665%。

  【一级市场】

  财政部28天、91天、50年期国债加权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0455%、1.2041%、2.28%,全场倍数分别为3.88、2.76、5.08,边际倍数分别为2.05、12.25、17.03。

  农发行1.074年、3年、10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4470%、1.7293%、1.9015%,全场倍数分别为2.22、3.91、2.49,边际倍数分别为1.36、5.47、1.19。

  【资金面】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11月5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65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655亿元,中标量655亿元。数据显示,当日5577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4922亿元。

  Shibor涨跌不一,隔夜品种持平报1.315%;7天期上行0.8BP报1.423%;14天期下行1.7BP报1.461%;1个月期下行0.45BP报1.5415%

  自年初暂停的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在10月已恢复。央行发布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央行10月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这意味着自今年1月起暂停的国债买卖操作已恢复。虽然10月央行国债买卖操作投放量较小,但市场更看重央行恢复操作的信号意义。

  专家表示,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既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也有利于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

  【机构观点】

  长江固收:负债端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各类机构投资者配债的规模和节奏。四季度整体债市负债端扰动有限,无论是权益市场还是存款“搬家”都不足以形成对债市的趋势性扰动,预计四季度的修复行情将继续,预计10年期国债(免税)活跃券收益率有望下行至1.65%-1.7%,含税券收益率有望下行至1.7%-1.75%。

  中信证券:10月资金面呈现前松后紧走势,月末面临缴准日、银行走款以及跨月多重因素,短端流动性有所收紧,但存单利率转降。往后看,结合政府债发行假设,以及其他流动性影响因素走势,预计11月流动性缺口可能缩窄至千亿附近。考虑到央行近期恢复国债买卖,预计年底宽货币呵护流动性态度仍然明确,11月资金利率大概率维持低位波动。

  华西证券:本轮买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发挥“降准替代”的功能。自2022年以来,央行每年实施两次降准与两次降息已成惯例,而今年5月初在应对潜在外部冲击时已提前使用了这一政策工具。当前经济增长目标实现压力不大、外部不确定性边际缓和,央行选择暂缓强刺激,通过买债实现定向投放,既能缓解银行持债压力,又能起到“类降准”的效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