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5 17:27:50 股吧网页版
开源证券何宁:消费升级与共同富裕将是2026年内需增长的新引擎
来源:财联社

  11月4日,以“乘风破浪,向新而行”为主题的开源证券2026年度投资策略会正式启幕。在主论坛上,开源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何宁发表题为《2026年宏观形势展望》的主题演讲,系统性研判“十五五”开局之年的经济趋势与资产配置逻辑。

  何宁提出三大核心主线:一是在“十五五”规划的战略重点下解构供给与需求、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三大关系的再平衡路径;二是前瞻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方向;三是对2026年经济增长与大类资产配置提出具体预判。

  她指出,在“百年变局”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经济正逐步迈向“供需新均衡”的发展阶段,2026年将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

  何宁强调,2026年宏观政策预计将呈现更为积极的态势,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财政政策趋向扩张,二者协同发力以支撑经济增长。预计全年经济增速目标有望设定在5%左右,名义GDP增速预计将从2025年的4.22%显著回升至5.8%,这一变化有望为企业盈利修复与资产价值重估奠定坚实基础。

  三大再平衡,构建供需新均衡的关键路径

  何宁将“十五五”核心方向拆解为三大关系的再平衡,认为这是构建供需新均衡的关键路径。

  首先是供给与需求的再平衡。在供给端,何宁认为将呈现加法与减法并行的特征。加法方面,主要是通过高质量的服务供给来激发服务消费潜力,包括加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培育服务消费增长平台,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减法方面,则是通过反内卷来化解制造业过剩产能。

  根据开源证券研究团队的测算,反内卷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到整个工业企业的比重约为13%,产能占比也在12%左右。如果反内卷行业持续减产,对产能利用率的改善可以达到0.1到0.6个百分点。

  其次是内需与外需的再平衡。何宁指出,今年前三个季度,进出口对GDP的贡献达到30%左右,但明年出口可能较今年有所下行。预计今年出口增速在5%左右,明年可能是小幅正增长,约2%。虽然较今年有所回落,但这仍然是一个不错的水平。

  这一判断主要基于对美国经济的分析。何宁认为,美国经济整体保持平稳,AI投资成为新的增长亮点,同时明年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预计保持相对宽松。美联储刚刚在10月份的FOMC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预计今年还会再降25个基点,明年可能继续降50个基点左右。

  第三是投资与消费的再平衡。何宁表示,未来经济将更多地依靠消费来拉动,这一过程将推动物价合理回升,并利好服务消费、大众消费以及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

  在投资方面,何宁强调不会走老路,不会大规模搞地产和传统“铁公基”投资,而是更加注重投资效益和可持续性。未来投资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与备战和安全相关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战略腹地建设、平急两用基础设施等;二是与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相关的投资,如地下管网、好房子建设、旧房改造等。

  消费升级与共同富裕是2026年内需增长的新引擎

  何宁在策略会上特别强调,消费是其在过去两年一直到现在着重看好的长期方向。中国的促消费一定是放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之下,扩内需政策是要投资于人。

  何宁分析称,居民消费率可以拆解为两个因子:一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即老百姓有没有钱的问题;二是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即老百姓有钱了愿不愿意花的问题。

  我国居民消费率跟OECD国家、欧盟相比,大概有15到20个点的提升空间。何宁指出,如果拆解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是在消费倾向这个部分偏低,明显低于国际水平。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因为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更高。

  从消费结构来看,何宁认为未来的消费潜力更多来源于服务消费。目前中国服务消费占整个消费的比重不到50%,发达国家大概是百分之六七十的水平,我们还有10到20个点的空间。

  在政策层面,预计将有多方面举措:一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二是健全社会保障,特别是侧重“一老一小”;三是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四是可能通过调整假期制度释放消费空间;五是政策手段或将更加直达。

  对于市场关注的财富效应,何宁表示,中国学术研究普遍认为A股的财富效应比较弱。股市财富提升1%,居民的消费倾向提升可能低于0.1%。股票的上涨可能会在餐饮或一些结构性层面拉动消费,但在目前阶段很难在总量上有实质性提振。

  积极财政与宽松货币并举

  在宏观政策方面,何宁预计2026年将呈现更加积极的态势,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个维度。

  在货币端,央行强调货币投放机制更加多样化,最近重新开启了国债买卖。未来央行会通过国债买卖、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继续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何宁进一步指出,由于房地产仍有止跌回稳的要求,而当前实际利率还在3%以上,因此明年的政策利率降息仍有空间。

  在信用端,2026年的信用结构特征可能与2025年较为相似,社融增速维持平稳,约8%左右。政府债券依旧会成为2026年社融的最主要拉动。同时,化债对信贷的影响还会持续发生,这是一个需要几年时间去消化的过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M1减M2剪刀差的持续提升。今年政策对企业清欠非常重视,M1在提升过程中速度还可以继续增加。明年在清欠逐渐偿还的过程中,预计M1减M2还会持续提升,这有利于企业资金活性改善和股市表现。

  财政政策方面,预计2026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广义财政规模和广义赤字率都会提升。通过国际对比,中国政府还有加杠杆的空间。无论是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还是债务付息占财政收入比重,中国在国际上都处于中等水平。2026年赤字率可能会提升到4.2%左右,广义赤字规模可能增加1.7万亿元。从结构上看,更多的可能会通过广义财政,而不是狭义财政。比如专项债规模增加,重点支持经济大省的项目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此外,在“投资于人”的要求下,财政也有望加大对社会保障和消费补贴的支持力度。准财政方面,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继续加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何宁还强调财税改革的重要性。未来重点包括税收结构改革,如消费税改革;改善央地关系,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以及通过三资改革盘活存量资产。

  看好权益市场,关注科技与消费

  基于对政策和基本面的分析,何宁对2026年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她表示“IMF对中国的预测是4.2%,但我们的预测相对更乐观。我们认为2026年的实际GDP目标增速还是5%,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来实现这一目标。”

  何宁特别指出,2026年的名义GDP增速可能会有明显抬升。预计2025年是4.2%左右的名义增长,那么2026年可能会增加到5.8%,这是一个实质性的变化。

  在物价方面,预计明年CPI将回升到0.7%左右,PPI则取决于反内卷的力度。如果反内卷力度维持今年三季度水平,明年PPI同比可能在-0.7%左右;如果效果达到供给侧改革的三成左右,PPI同比有可能转正至0.5%左右。

  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何宁明确表示看好权益市场。特别是看好科技和内需,内需中重点关注大众消费和服务消费。对于债券市场,何宁认为随着物价抬升和名义GDP抬升,债券利率会有抬升,但可能是比较缓慢的过程。短期还是偏震荡,但整体上看利率上行。

  最后,何宁在总结中强调,2026年作为“十五五”开局之年,将在中国经济迈向供需新均衡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政策、产业与资产逻辑都将围绕科技突围与消费提振两大主线展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