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挪威议会投票通过,暂时中止该国主权财富基金的道德撤资行动,并启动伦理准则的全面修订;②挪威财政部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此举是为了“保护”挪威主权基金,特别是在基金的整体价值越来越依赖少数几家科技巨头的背景下。
挪威议会周二投票通过一项决议,将暂时中止该国主权财富基金的道德撤资行动,并同步启动伦理准则的全面修订。该基金资产规模达2.1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
这一由挪威执政党工党当天早些时候提出的动议,正值该主权基金的“道德撤资”决定在国际上引发激烈争议之际。
今年9月,美国国务院曾表示“深感不安”,原因是挪威主权基金决定撤出对建筑设备制造商卡特彼勒的投资。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此前宣布,出于道德等方面的考虑,撤回对一家美国企业(卡特彼勒)和五家以色列金融机构的投资。
该基金在声明中说,撤资是由于上述这些企业“在加沙战争和冲突中助长了对个人权利的严重侵犯”,“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
北约前秘书长、挪威财政部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当天在议会表示:“自从道德准则首次制定以来,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些规则。”
挪威主权基金的伦理准则由议会设定,最初于2004年引入。其规定之一是:基金不得投资于涉及战争或冲突中严重侵犯个人权利的企业。
一个独立的伦理委员会负责调查相关违规指控,并向中央银行董事会提出撤资建议。最终的撤资决定由央行董事会作出。
斯托尔滕贝格表示,未来约一年内,这些撤资建议将暂停执行,期间将进行全面的准则审查。
虽然保守党支持该提案,但仍质疑政府为何仓促行事,因为类似的政策变动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数年才能通过议会程序。
对此,斯托尔滕贝格回应称,此举是为了“保护”挪威主权基金,特别是在基金的整体价值越来越依赖少数几家科技巨头的背景下。
他说道:“目前全球最具价值的七家公司,就占到基金股票持仓的16%。”即英伟达、微软、苹果、亚马逊、Alphabet、Meta与特斯拉。
“若现行伦理条款不变,我们未来可能被迫与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绝缘。那样一来,我们将不再是一个广泛分散、覆盖全球市场的指数型基金。”
而工党执政所依赖的三个政党纷纷谴责这一决定。在挪威最近一轮选举期间,主权财富基金在以色列的投资问题成为政治焦点。部分政党要求政府撤资所有“参与以色列在加沙战争”的企业。
其中一个政党明确表示,只有当工党政府同意全面撤资与以色列战争相关公司时,才会支持其组阁。
该党议员Ingrid Fiskaa表示:“这项暂停决定毫无疑问是出于对美国反应的恐惧,更准确地说是出于对特朗普反应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