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并购的风波并未阻止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
11月3日晚间,东山精密(002384.SZ)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DSBJ PTE.LTD已成功收购法国GMD集团100%股权,并完成债务重组,交易金额合计约1亿欧元。公告称,本次交易的所有先决条件已全部成就,相关交易文件已完成签署,GMD集团自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当《华夏时报》记者询问该公司为防止“安世半导体并购式”的风险准备了哪些应对手段时,东山精密证券事务部的工作人员回复称:“这个您不用担心,因为汽车零部件跟半导体这边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欧洲汽配领域龙头企业被收购
东山精密收购法国GMD集团一事从今年5月起开始推进。
东山精密今年5月13日的公告显示,为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建立公司在欧洲产业布局,提升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市场规模,公司子公司DSBJ PTE.LTD拟参与GMD集团100%股权收购及债务重组项目,交易总金额合计约1亿欧元。本次交易通过多元化债务重组方案实现,DSG将以现金折价收购GMD集团部分债权,并通过债转股、股东借款偿还部分债务获取债务豁免等方式,推动标的企业GMD集团债务结构优化。该公告发布不到半年,这一收购就已经完成。
据悉,法国GMD集团成立于1986年,是欧洲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专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零部件的生产,GMD集团年营业收入达10亿欧元,在全球12个国家的46个工厂拥有超过6600名员工,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根据公告,2023年度,GMD集团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9.83亿欧元,净利润-600万欧元;2024年度,GMD集团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10.12亿欧元,净利润300万欧元。
对于本次收购目的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公告称,本次交易以全面实施公司双轮驱动战略,积极提升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市场份额,建立公司在欧洲的产业布局,加速推进全球化进程。本次交易完成后,本公司将借助GMD集团的业务及其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全球汽车行业知名客户,将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持续改善与经营质量的稳步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GMD本身的业务就是给整车厂做零配件,我们自己也有一部分汽车零部件业务,这方面是会有协同的。至于后续是否会有具体的整合,因为现在还在前期,具体的情况我还不是很了解。”上述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公司称不用担心“安世半导体式”风险
东山精密收购法国GMD集团一事的时间节点,恰逢安世半导体事件爆发。2019年,安世半导体被中国闻泰科技以约340亿元收购并实现100%控股。但在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却援引《商品供应法》冻结安世全球资产,暂停中国籍CEO职务,并将99%股权强制托管给第三方。
同样是收购海外知名企业,东山精密如何防范“安世半导体式”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
对此,上述东山精密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说:“汽车零配件跟半导体这边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从产业链判断,汽车零配件这个行业本身就是全球共享,不像半导体,汽车零配件产业链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记者追问万一真的出现了类似情况是否有制约措施时,该工作人员回答“这个我回答不了”。
此前在5月13日晚间的公告中,东山精密曾提示本次交易的两大风险:一是跨境整合风险。法国GMD集团在管理体系、劳工政策及企业文化等方面与本公司存在差异,有可能导致整合后的协同效率低于预期;二是经营及市场风险。法国GMD集团未来业绩可能受宏观经济波动、行业政策(如数据安全合规要求、碳关税机制)、地缘政治、客户等因素影响,导致盈利低于预期。
“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案例中暴露出一些典型风险,包括技术整合困难、文化冲突、管理团队流失等问题。针对东山精密收购法国GMD集团,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类似风险:充分尽职调查,不仅要关注财务数据,更要评估技术实力、客户关系、供应链稳定性等非财务因素。特别要分析GMD在汽车产业链中的核心价值和技术壁垒;采取分阶段整合策略,避免急于求成的全面整合,建议采取分阶段、渐进式的整合方式。首先保持管理团队稳定,通过设立过渡期管理委员会,逐步推进业务协同;文化融合管理,重视中法企业文化差异,建立跨文化沟通机制;人才保留计划,制定关键人才保留方案,包括合理的薪酬激励、职业发展通道等。特别要关注核心技术团队和客户关系管理团队的稳定性;风险隔离机制;本地化运营策略;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供应链中断、客户流失、技术泄露等风险,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利用专业机构,聘请具有国际并购经验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参与整个并购过程,借助专业力量规避潜在风险。”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他认为,通过系统化的风险防控体系,结合汽车零部件行业特点,东山精密有望在保持GMD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实现战略协同效应,避免重蹈安世半导体并购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