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电脑加装一个固态硬盘,结果看到价格涨得吓人。”近日,打算给电脑加装一根1TB固态硬盘的游戏爱好者泡泡,发现同款产品价格比今年2月上涨了一半多。为了更舒适地打游戏,泡泡还是咬咬牙花高价买下了固态硬盘。
都说电子产品“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但固态硬盘、内存条等产品的价格飞涨,已成为2025年以来,不少电脑硬件爱好者关注的话题。
16GBDDR4内存条
价格翻倍
在成都一家数码超市内,多家电脑装配商家表示,今年以来,内存条等产品的价格波动极大,此前200多元即可买到的16GBDDR4内存条,现在要卖到400多元,部分千元级别的DDR5内存条则涨至近2000元。
固态硬盘价格也不甘落后。主流1TB容量PCIe4.0SSD的渠道均价,相较年初时累计上涨超过60%,部分热门型号涨幅甚至达到80%以上。以泡泡购买的金士顿某款1TB固态硬盘为例,今年2月5日花369元便可拿下,到了11月5日,其价格已涨至579元,涨幅约57%。

泡泡购买的固态硬盘2月5日只需369元,9个月后价格已上涨约57%。
在这波涨价潮中,代表“性价比”的DDR4内存条的涨价,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尽管已有新一代产品DDR5内存条在售,但需要配套支持的主板和CPU,整体升级成本较高,不追求极致性能或预算有限的消费者,大多仍选购DDR4内存条。
总体来看,在这波配件涨价潮期间装机,性价比确实不高,不少本身就是“等等党”的消费者,选择继续观望产品价格变动情况,延后装机或升级计划。有数码行业人士表示,“数码圣地”深圳华强北部分店铺电脑装机量下滑了1/3。
多重因素推动
电脑配件价格上涨
为何今年内存条、固态硬盘等价格涨幅如此大?
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是推动此轮固态硬盘涨价的核心因素。全球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的大规模投入,改变了存储市场的供需格局。美光公司首席商务官指出,HBM需求激增是DRAM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HBM消耗的晶圆容量是标准DRAM的三倍多。
此外,智能手机也在和电脑“抢”存储芯片供应。随着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陆续发布新品,移动设备对存储芯片的需求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如红米K90系列起售价较上一代上涨300元,不同存储版本之间的价差也显著扩大。有分析指出,手机行业存储成本上涨远高于预期,且会持续加剧。
在内存条方面,DDR4内存条供应减少是重要原因。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三大DRAM厂商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便陆续缩减DDR4产能,转向利润更高的DDR5和HBM内存条生产,三星也已正式宣布多款DDR4内存条将于年底停止生产。2025年,全球DDR4内存条产能将减少25%。
有数码圈人士透露,今年年初,有不少电脑配件经销商开始大量囤货锁价。华强北等电子集散地自第二季度出现经销商大规模扫货现象,导致这类地方电脑配件现货流通量减少,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上涨。
消费者什么时候
装机最划算?
面对飞涨的电脑配件价格,不少准备装机的消费者陷入两难境地:是继续等待产品价格回落,还是趁早入手,避免进一步涨价?什么时候配件价格能回归正常?
往年的电脑配件价格波动表明,存储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如2016—2019年和2020—2023年这两轮电脑配件价格上涨,主要来自消费端发力,但本轮存储产品的需求更多源自大型科技公司在AI时代的算力基建,其持续时间和强度可能远超以往。
随着三星、海力士等主要厂商逐步扩大DDR5和HBM产能,供需压力有望缓解。有机构预测,此轮涨价趋势可能持续至2026年上半年,在库存调整与技术迭代推动下,价格或于2026年第三季度后进入下行通道。不过,固态硬盘因AI服务器需求刚性,回调空间有限;DDR4内存条则因产能持续收缩,价格回落难度较大。
对消费者而言,何时装机最划算?有数码圈人士认为,至少选择年内装机会额外多支付溢价,非刚需消费者可继续观望电脑配件价格,密切关注2026年相关行业动态和电商平台购物促销活动;同时,也要规划好整台电脑的成本,避免主板、显卡等其他配件价格跟涨带来的整体装机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