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涨跌不一,欧洲主要指数多数下跌。截至发稿,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0.16%,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10%,道指期货涨0.01%。
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周三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0月ADP就业人数增加4.2万人,大幅超过预期的3万人,而在9月份,就业人数减少了3.2万。
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短线小幅拉升,现报100.19;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线拉升,现报4.084%。现货黄金短线走低约5美元,现报3964.83美元/盎司。

个股方面,大型科技股盘前涨跌不一,特斯拉涨超1%,Meta、谷歌盘前微涨;英伟达盘前跌约0.5%,微软、亚马逊、苹果盘前微跌。
黄金及贵金属板块走强,金田、哈莫尼黄金盘前涨超4%,赫克拉矿业涨近2%,纽曼矿业涨超1%。
超微电脑盘前跌近10%,公司Q1财季营收大幅下滑15%,毛利率暴跌至9%。Palantir盘前延续跌势,跌近2%;公司此前遭“大空头”重仓做空,但公司CEO回应称“简直疯了”。
热门中概股盘前涨跌不一,小鹏汽车涨超2%,蔚来涨超1%,百度、京东、阿里巴巴盘前微涨;哔哩哔哩跌超2%,微博跌超1%。
美国总统特朗普单方面实施大范围关税的权力,将于本周三(11月5日)在最高法院举行听证会。这起案件被视为对行政权力的关键考验,其结果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万亿美元级的影响。
这场诉讼源于特朗普经济议程的核心——关税政策。此前下级法院已裁定,特朗普援引的紧急经济权力法并未赋予总统“几乎无限制地设定和调整进口税率”的权力。
美国宪法明确规定,征收关税的权力属于国会。但特朗普政府辩称,在“国家紧急状态”下,总统有权调节包括关税在内的进口税。特朗普本人形容此案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之一”,并警告称,如果败诉的话,将对美国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
热点要闻
进入第36天 美联邦政府“停摆”时长破历史纪录
美国东部时间4日午夜,据白宫官网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进入第36天,打破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停摆”35天的历史纪录,成为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政府“停摆”。(美国从11月2日凌晨2点开始结束夏令时,时钟拨慢一小时。)
因共和、民主两党在医保等相关福利支出方面存在分歧,美国国会参议院未能在9月30日上一财年结束前通过新的临时拨款法案。美东时间10月1日零时起,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次“停摆”。截至11月4日,临时拨款法案在参议院已14次被否决。
根据美国国会统计,自1980年以来,美国已出现15次联邦政府“停摆”。其中,上世纪80年代出现过8次,绝大多数仅持续1至3天;上世纪90年代出现过3次,最长持续21天;2010年以来出现过4次。虽然近年来政府“停摆”的绝对次数不多,但一年多次出现险象环生的“停摆”危机。
受此轮美国政府“停摆”影响,美国民航、食品、医疗等领域面临持续压力。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日前表示,根据联邦政府“停摆”持续时间的长短,预计今年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化增长率将下降1至2个百分点,估计“将有70亿至140亿美元经济产出损失无法恢复”。
科技股重挫引发担忧 分析师称属短线调整无需恐慌
分析人士表示,科技股的急剧下跌固然值得警惕,但目前还不必恐慌。此前,市场一路飙升至历史高位,部分股票估值也显得过高。
周二,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2%。此次跌势中,受创最深的是此前涨幅最大的人工智能(AI)概念股——以英伟达为代表的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周二下跌近4%,,较上月高点累计跌幅约7%。
过去几个月,市场无视高利率、顽固通胀、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疲软等风险,持续上涨,这也引发了AI热潮是否存在泡沫的质疑。华尔街两大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CEO都表达了对市场过热的担忧,并警告称,市场可能出现10%以上的回调。
不过,澳大利亚投行Barrenjoey亚洲股票销售主管Angus McGeoch对此解读称:“市场风险偏好板块几乎出现普遍性抛售,我们认为这更像是短线获利了结。”他补充道,基金经理眼下正关注2025年的业绩,因此在年末阶段会迅速避开短期调整,但暂不会大规模撤出市场。
信心渐崩?“比特币巨鲸”过去一个月抛售了450亿美元的持仓
比特币再度经历暴跌,但这次导致市场崩溃的并非杠杆作用,而是来自于“比特币巨鲸”(指的是那些持有1000至10000枚比特币的实体)的积极抛售。比特币价格在周二(11月4日)美国交易时段内一度下跌了7.4%,自6月以来首次跌破10万美元大关。与一个月前创下的历史最高价相比,其价格已跌超20%。截至周三(11月5日)亚洲早盘,比特币虽有收复部分跌幅,但仍难以企稳。
这波跌势与去年10月的暴跌不同,那次暴跌是由杠杆爆仓引发的连锁性抛售行为,而此次下跌则是由现货市场持续的抛售压力所导致的。10x Research公司的负责人Markus Thielen指出,过去一个月里,一些比特币长期持有者已售出约40万枚比特币,总计撤出资金约450亿美元,导致市场出现失衡。
总体而言,目前“比特币巨鲸”的持有量增长速度大幅下降;而展望未来,Thielen警告称,这种抛售现象可能会持续到明年春天。不过,Thielen并未预测会出现灾难性的崩盘,但认为仍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我认为我们将会进入一个调整阶段,可能会从当前水平略有下降。我认为比特币价格至多会跌至85000美元。”
美股聚焦
美司法部结束反垄断调查 谷歌收购Wiz交易跨过关键门槛
谷歌收购网络安全公司Wiz的交易已跨过了一道关键门槛,美国司法部将结束该收购案的反垄断调查。
今年3月,谷歌宣布将以320亿美元的全现金交易收购Wiz。交易结束后,Wiz将并入谷歌云服务部门。这是谷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
然而,据媒体6月报道,美国司法部正对这笔交易进行反垄断调查,监管机构担心该交易可能非法限制市场竞争。不过,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网站的信息,司法部于10月24日依据所谓的“提前终止”程序决定结束审查。
Wiz首席执行官Assaf Rappaport周二在一场活动上确认,美国司法部已完成审查,但该交易仍在其他反垄断监管机构的评估中。
“汽车一哥”最新财报:关税带来数百亿元损失但仍上调全年利润预期
美东时间周三,全球最大车企——丰田汽车公布了2026财年第二财季(截至2025年9月30日)财报。
财报显示,美国关税在该季度对其造成1.45万亿日元(约合672.9亿元)的冲击。不过,该公司还是上调了其对于当前2026财年(截至明年3月)的盈利预期。
丰田在财报中表示:“尽管受到美国关税的影响,但在我们产品竞争力的支撑下,强劲的需求导致我们在日本和北美的产品销量增加,并扩大了价值链利润。”
丰田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拖累丰田在美国市场利润的最大因素仍然是进口关税。同时,汇率波动和支出增加等因素也影响了丰田在日本的利润。
Counterpoint Research副主管Liz Lee说,虽然丰田在北美有大量生产线,但其在美国的销售中,仍有大约五分之一依赖于日本进口产品。目前,丰田正在试图自行吸收这些进口产品的关税成本,而不是转嫁给消费者。
新CEO上任就先泼一盆冷水?诺和诺德下调减肥药增长预期
诺和诺德周三公布其第三季度财报,并警告其用于肥胖症以及糖尿病的治疗药物Wegovy和Ozempic的增长将放缓。
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额749.8亿丹麦克朗,预估766.8亿丹麦克朗;第三季度净利润200.1亿丹麦克朗(约31亿美元),预估208亿丹麦克朗。按照固定汇率计算,前9个月,诺和诺德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5%,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0%。单第三季,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和21%。
展望全年,按照固定汇率计算,诺和诺德预计2025年销售额将增长8%至11%,此前预计增长8%-14%;营业利润增长4%至7%,此前为4-10%。诺和诺德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ike Doustdar指出,尽管该公司在2025年前九个月实现了强劲的销售增长,但由于GLP-1疗法的增长预期下调,诺和诺德不得不收窄业绩指引。
今年以来,诺和诺德在哥本哈根上市的股票下跌超过50%,一系列不利因素动摇了投资者对这家曾经是欧洲最有价值的公司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