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际航协清算所新增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更进一步!
11月5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以下简称国际航协)宣布,将新增人民币作为国际航协清算所(ICH)可供航空公司及其他供应商使用的结算货币之一。

此前,国际航协清算所支持七种货币结算,包括美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新加坡元、澳大利亚元和日元。
人民币结算计划于2025年12月上线,在此之前将完成试运行。这一新增选项将为在中国运营的航空公司带来显著收益,助其降低汇率风险、简化本地供应商接入流程,实现降本增效。
航空股普遍走高
据了解,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厦门航空公司将于2025年11月率先试点人民币结算。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孙玉权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对国际航协新增人民币结算选项表示欢迎。这是中国航空运输业的一个积极进展。避免高成本和多重货币兑换将加快结算速度,并降低汇率风险。”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目前担任中国航空公司委员会主席,一直积极推动人民币加入国际航协清算所的结算体系。
今日A股市场上,航空股开盘后一路走高,南方航空、中国国航一度涨近2%,华夏航空一度涨超5%。

作为国际航协行业级结算体系的一部分,国际航协清算所为581家航空公司及航空运输价值链中的相关企业提供快速、安全且高效的结算服务,2024年结算金额高达638亿美元,其中包括33家在中国运营的中外航空公司。
国际航协产品与服务高级副总裁弗雷德里克·莱热(Frederic Leger)表示:“我们的客户希望国际航协提供的金融服务能够不断提效降本。清算所开通人民币结算,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会员航空公司无需承担任何额外费用,即可享受更优质的服务。我们欣喜地看到,市场对这一新增结算选项反响积极。”
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是近20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已与欧洲央行及新西兰、韩国、印尼、巴西、沙特等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有效互换协议32份,基本覆盖全球六大洲重点地区的主要经济体,规模约4.5万亿元人民币。
展望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详细梳理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下一步规划。
中国人民银行指出,将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支持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不断拓宽网络覆盖范围,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跨境人民币清算服务。有序推进快速支付系统、二维码支付的跨境互联互通。扩大银联国际受理网络覆盖面,提升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研究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