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6 02:00:10 股吧网页版
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 政策性长护险织密养老保障网之常州实践
来源:证券日报

  “长护险真的帮了我们大忙。”谈起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业界简称“长护险”,文中所提长护险均指政策性长护险)带来的改变,71岁的江苏省常州市居民周毓人难掩感激之情。

  周毓人的老伴秦先生(化名)今年77岁,1998年因中风失能。从那时起,周毓人便开始了日夜不离的照料,至今已整整27年。随着年龄增长,她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直到成功申请长护险待遇后,她肩上的重担才有所减轻。

  常州市在武进区试点长护险制度3年后,于2022年1月1日将其全面推开,并列为重要民生项目全力推进。

  放眼全国,长护险制度建设正不断提速。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民众对长护险的需求日益迫切,该制度有望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织密养老保障网。

  形成多层次服务体系

  “小沈一来,就会帮老秦洗澡、换衣服、喂饭,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也终于能抽空去买菜、透透气了。”周毓人说。因年事已高且长期照料丈夫,她自己曾多次受伤。如今,护理员沈桂花每隔几日上门服务两小时,让她终于有了喘息之机。

  沈桂花来自专业护理机构,其提供的护理服务费用由长护险基金承担。此外,周毓人作为居家照护者,每月还能领取600元生活护理补助。“一个月有9次上门服务加600元补助,真是雪中送炭。”周毓人感慨地说。

  除居家护理外,常州市长护险还支持养老机构护理和医疗机构住院护理,形成多层次服务体系。生活护理方面,重度失能人员和中度失能人员每月支付上限分别为1500元和900元,另有医疗护理和辅具租赁补偿。

  幸福天年老年公寓是常州市长护险定点养老机构之一。据该老年公寓院长徐惠英介绍,目前,公寓有近200位老人入住,平均年龄约89岁,其中38人正享受长护险待遇。

  常州市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35个专护床位,18位老人通过评估享受待遇。该中心主任袁才珺表示:“重度失能和中度失能患者每日分别可获得40元和24元生活护理补贴,切实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

  常州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彭伟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自2022年全面实施以来截至2025年6月份,常州市长护险基金已支出2.13亿元,惠及大量居民。参加职工或居民医保的常州市民同步参加长护险,只要通过失能评估,即便失能人员在外地居住,也可享受相关待遇。

  多方协同迈向“生态共建”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有49个长护险国家试点城市,但全国统一的长护险制度尚未建立,仍有大量家庭面临照护压力却无法享受保障。试点城市的经验对全国推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从常州市长护险来看,其在筹资上采取多元共担机制:个人缴费标准统一为每人每年30元,同时由医保基金按比例划拨,并根据长护险参保人数进行财政补贴。

  在运营方面,常州市长护险实行“政商合作”模式。常州市医保局负责政策制定与统筹,中国太保寿险常州分公司作为主承办机构,多家保险公司协同参与承办。

  在理赔方式上,常州市长护险不直接支付现金,而是通过购买护理服务的方式进行赔付。为保障服务质量,常州市持续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组织护理员参加长期照护师培训。目前全市有3000多名护理员服务在一线。

  在服务监督方面,中国太保寿险常州分公司员工王欢向记者介绍,目前团队内设有专职稽核工作人员,每天分批入户抽查和电话回访。长护险线上视频稽查系统也已投入使用,可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进行远程监控。

  同时,为推动长护险迈向“生态共建”,在常州市医疗保障局的指导下,经常州市民政局批复,去年年底,常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行业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会长、中国太保寿险常州分公司副总经理宋娟萍告诉记者,协会重点聚焦行业内协同不足、标准不统一、人才短缺等共性难题,开展交流、培训、自律等方面工作。目前,该协会已吸纳152家会员单位,涵盖承办、医疗、养老、评估、辅具租赁等机构。

  彭伟中表示:“长护险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筹资可持续、服务有质量。这需要政府统筹、多部门协同,共同做好制度设计、技能培训与监督管理。”

  长护险制度建设提速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句话道出了无数失能家庭的艰辛,其不仅承受经济压力,还面临身心俱疲的照护负担。正因如此,长护险被视为社保“第六险”,备受社会期待。当前,长护险正在从地方试点加速走向全国覆盖。

  2016年,我国在15个城市启动长护险试点,2020年扩大至49个城市。据国家医保局数据,目前试点已覆盖约1.9亿人,累计筹资超千亿元,支出超过850亿元。

  2025年7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长护险全国统一制度建设拉开序幕。8月份,2025年全国医疗保障工作年中座谈会部署“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随后,辽宁、贵州、天津等地加快制度细化步伐。

  9月2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目录(试行)》,明确支付范围与服务内容。这被视为长护险从“地方试点”迈向“全国建制”的关键一步。

  据记者了解,在长护险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不少头部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其中,推动相关制度持续完善。与此同时,部分保险机构也推出了商业性长护险,对满足人们的护理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体来看,从方向确立、地方探索,到顶层设计持续完善,我国长护险制度建设正全面提速。这不仅是为千万个失能家庭纾困的希望,更是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有望得到逐步缓解。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