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6 02:12:51 股吧网页版
谁在发力数字文创?解码京沪杭三城“政策工具箱”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年来,成都数字文创产业正以蓬勃之势重塑城市经济版图。

  从《王者荣耀》到《哪吒之魔童闹海》,越来越多现象级 “成都创”“成都造”走向世界。无论是举办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抑或召开成都国际数字文创生态伙伴大会,成都都在不断寻找全球“新坐标”。

  如今,数字文创已成为城市竞速的关键赛道之一。据每日经济新闻·天府文创云观察,诸多城市正靶向发力,抢占先机。本篇文章梳理了北京、上海、杭州的数字文创“政策工具箱”,以期给中国城市提供些许借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建摄

  据对全国8.1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调查,2025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

  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88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2个百分点。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业态,正成为驱动文化产业增长的主力。这预示着,一个对产业培育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精耕细作”时代已然来临。

  产业竞争的核心,正转向“文化+科技”、IP效应与产业生态塑造的多维度角力。在此背景下,一种更高效、更具穿透力的“精准滴灌”式政策模式,正成为多个头部城市的选择。

  通过对北京、上海、杭州三地数字文创政策的分析,我们能看到一套共通的“政策工具箱”——找准赛道、搭建平台、激活生态。同时,我们亦可观察到它们演绎出的差异化路径。

  必要性:三重推力

  如今,各地的政策呈现出“精准滴灌”的趋势,而这正是推动数字文创产业发展的必然举措。

  首先是技术革命。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正以极快的速度重塑从内容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为此,城市政策响应必须兼具时效性和前瞻性。

  例如,2022年8月,北京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北京市促进数字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抢先布局技术与标准制高点。2024年7月,上海发布《关于上海促进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下称若干措施),已明确鼓励“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等新技术开展剧本创作”。

  其次,定义产业价值高度的IP(知识产权)。当《哪吒之魔童闹海》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时,它再次展示了头部IP所能撬动的巨大产业价值。

  在此之前,城市决策者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爆款效应”:开始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例如,北京在《北京市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办法》中,明确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的优秀国产影片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励;而杭州在《关于推进新时代杭州动漫游戏和电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中,更是根据票房设置了精细的阶梯式奖励。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最后,各地都趋向于抢抓关键节点,激活产业效能。

  例如,杭州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提升“中国国际动漫节”的品牌影响力,来“吸引名企和优秀项目落户”。这里的“动漫节”,扮演的正是链接全球资源、激活本地网络的“超级节点”角色。上海则选择用金融工具,其“文金惠”品牌旨在解决生态中具备活力但也脆弱的一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通过提供信贷和担保,为整个生态网络持续输送“养分”,保持其动态平衡与创新活力。

  共性:生态营造

  记者发现,京沪杭不约而同地构建起一套相似的“政策工具箱”。政府作为“生态赋能者”,通过设定规则、搭建平台、链接资源,为产业的自然生长营造环境。

  首先,找准赛道,提供清晰的战略预期,明确主攻方向。

  北京依托科教资源,在2025年1月发布《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紧抓“科技+文化”融合;上海则凭借市场敏锐度,在2024年快速切入“微短剧”这一商业风口;而杭州,则以其2022年11月更新的动漫游戏及电竞产业政策,展现了长期聚焦优势赛道的战略定力。

  其次,搭建平台,撬动社会化资源。在资金使用上,三地均从直接“给钱”,转向帮助企业更好地“找钱”。

  比如,除了上海的“文金惠”品牌,杭州亦有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金融工具,北京也在近年出台《北京市推动 “文化金融+” 行动计划(2024-2025 年)》等政策。其本质都是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通过为企业增信、为金融机构分险,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产业生态。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最后,激活生态,形成网络协同效应。政策的着力点,不仅是对“明星企业”的扶持,更是对产业网络“关键节点”的培育。

  北京支持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着力“建设北京动漫智库”,以提升整个产业网络的协同效率。上海的微短剧政策明确提出要“壮大头部平台功能”,并系统性地在杨浦、松江、闵行等地布局产业集群。杭州则将“中国国际动漫节”作为城市战略的核心抓手,用一个国际性节展激活了整条产业链。

  这三大共性,共同构成了京沪杭在数字文创领域的“精准滴灌”政策框架,它标志着城市的数字文创产业政策正从单纯的要素供给,走向更成熟的生态营造阶段。

  个性:差异启示

  如果说“共性”展现了规律,那么“个性”则揭示了智慧。京沪杭三地,正是运用了相似的政策工具,却因其不同的城市基因,走出了三条不同的差异化路径,为不同类型的城市提供了借鉴。

  北京的路径是“技术策源”,一种典型的“向上游突破”。其瞄准了产业链顶端的技术标准与核心研发。发布全国首个“数字人”专项政策,意图不仅是发展一个产业,更是定义一个产业。其2024年出台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对企业购买AI算力服务给予的高额补贴,鲜明地体现了其“研发导向”的资源投放模式。

  上海的路径是“生态枢纽”,一种高效的“向外链接”。作为国际经济、金融中心的“超级联系人”,其政策精髓在于构建一个高效、开放、能够链接全球资源的产业生态枢纽。

  面对微短剧风口,上海在若干措施中,不仅系统性布局产业集群,还迅速推出“出海计划”,对年出口额超30万美元的企业给予重奖,其外向型、市场化的战略导向清晰可见。

  图片来源:新华社

  杭州的路径则是“垂直深耕”,一种充满耐心的“向下扎根”。在不具备全方位顶级资源的情况下,杭州选择将一个选定的垂直领域,通过长期主义和精细化运营,打造成不可动摇的城市名片。其动漫游戏政策历经多轮迭代,“成果式评价体系”也一直在精细打磨,目标是打造在垂直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单项冠军”。

  有效的数字文创政策,须是城市自身基因的投射。换句话说,必须首先回答“我是谁”——是拥有顶尖科研院所的“技术策源地”、是链接全球资本市场的“生态枢纽”,还是在一个细分领域具备独特优势的“垂直深耕者”?这是实施精准策略的起点。

  在此基础上,京沪杭的实践共同指向的是:在数字文创产业的赛道上,有效地“精准滴灌”,能够让政策成为城市独特优势的放大器,通过找准适合自身的赛道,搭建高效的资源平台,激活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并构建起其他城市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