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李小平
星源卓镁(301398)频频斩获客户大单。
11月5日公告显示,星源卓镁近日收到国内某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厂商出具的供应商定点通知邮件,公司将为该客户开发并供应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零部件。根据客户规划,本项目预计从2026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预计未来4年(2026年—2029年)销售总金额约为20.2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星源卓镁首次获得车企的定点大单。证券时报记者发现,过去一年来,公司凭借自身在轻量化材料中的竞争优势,频频获得车企青睐。
公告显示,今年8月,星源卓镁收到通知,公司将为某客户开发并供应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零部件;根据客户规划,该项目预计从2026年3月末开始量产,预计未来6年(2026年—2031年)销售总金额约为7.13亿元。今年4月,星源卓镁通知,公司将为某客户开发并供应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零部件;根据客户规划,该项目预计从2026年开始量产,预计未来4年(2026年—2029年)销售总金额约为6.5亿元。2024年11月30日,星源卓镁通知,公司将为某客户开发并供应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零部件;根据客户规划,本项目预计从2025年年中开始量产,预计未来7年(2025年—2031年)销售总金额约为7.1亿元。
也就是说,自去年11月以来,短短一年时间,星源卓镁公告的镁合金相关订单的金额总额,合计达到40.94亿元。这相当于2024年4.09亿元营业收入的近10倍。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企对部分零部件的轻量化、抗震及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镁合金类产品凭借其“质轻”“电磁屏蔽性佳”“散热消震性能好”等独特优势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关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每减重10%,可增加5%—8%平均续航能力,减少5%电耗。在新能源汽车不断加码电池容量以增加续航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需从车身零部件开始减重,因此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的需求极为迫切。
西南证券此前研报指出,从轻量化材料考虑,常用的汽车轻量化主要材料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通过使用这些轻量化材料将直接减轻汽车重量。当前,主流汽车轻量化材料为铝合金,随着镁合金加工工艺技术持续改进与升级,未来镁合金有望迎来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