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6 09:36:11 股吧网页版
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民生之痛也挡不住政党之争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美国东部时间11月5日0点,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正式突破第35天,创下史上最长纪录。

  但真正被迫为这一纪录埋单的,并不是华盛顿政治舞台上的博弈者,而是无数普通美国家庭。民生被束缚在政治的对峙之下,成为双方较量的“隐形筹码”。

  “我感觉生活在艰难的时代。”74岁的费城退休老人杰奎琳·查普曼在失去一笔食物救济金后,又被告知冬季取暖补贴可能也将中断。对她这样的普通美国人而言,政策不是宏大概念,而是一日三餐的现实温度。

  覆盖约4200万人的联邦救济项目“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已耗尽资金。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持续时间创历史纪录,已不再是一场简单的预算拉锯战,而是两党权位之争深入肌理、导致其公共责任持续退场的警示。

  议员们可以在镜头前标榜坚守原则、捍卫立场,可以在社交媒体上用强硬的言辞赢得掌声,但赢得政治声量的代价,是那些依赖救济的普通人无法确定下一顿饭来自何处。

  “我上周真的在想,如果它(政府)永远不开了怎么办?”这是一名美国普通民众的追问。

  这场由政治僵局引发的“停摆”,导致宏观数据盲飞,也让美国经济在迷雾里裸奔

  随着政府“停摆”进入深水区,劳工统计局、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人口普查局等核心数据机构也集体“停摆”,如同给美国经济戴上了眼罩,曾经精准的宏观调控陷入困境,经济面临“肌理级”损伤。

  本应准时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个人消费支出(PCE)、非农就业数据等核心指标接连“爽约”,在全球通胀与加息周期交织的关键节点,美联储成了摸黑前行的飞行员。手里没有了精准导航,货币政策制定陷入前所未有的信息真空。

  这种“致盲”带来的风险肉眼可见:没有CPI数据,无法准确判断通胀是否回落;缺失非农就业数据,难以把握劳动力市场松紧度。美联储官员私下坦言,数据缺失让下次利率决策“出错概率增加”,要么过度紧缩加剧经济衰退风险,要么行动迟缓放任通胀蔓延。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日前表示,根据联邦政府“停摆”持续时间的长短,预计今年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将下降一至两个百分点。英国广播公司估计,“停摆”每持续一周将给美国GDP造成约150亿美元的损失。

  SNAP(美国补充营养援助项目)救济金的消费乘数高达1.5,每月60亿美元福利停发将导致约90亿美元消费需求萎缩,这相当于15个中型城市的月度零售总额,对消费市场的冲击显而易见。这些冰冷数字,是真实的社会成本。

  如果说这场人为制造的风暴对美国经济的精准打击还是抽象数据那么随之带来无薪账单中的民生之痛,则是这场两党权位之争让民众付的实际代价。

  联邦政府“停摆”至今,数十万联邦雇员和承包商被迫进入上班无薪状态,现金流瞬间中断。房贷、车贷、托儿费、通勤费不会因为政治争斗而暂停,只会毫不犹豫地压在普通人肩上。

  与此同时,低收入家庭赖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食品补助和能源补助,也面临延期、削减甚至随时断供的风险。

  一名联邦雇员告诉媒体记者,她的丈夫也是一名联邦雇员,曾是军人,目前被诊断出“高风险、非常侵袭性”的癌症。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否则将失去治疗机会。可就在手术前几日,政府关门,整个系统“停摆”,保险理赔受阻,报销流程停滞。她的信任、她的安全感,一下子被推落悬崖。

  这样的困境不是个案,而是政府“停摆”状态下公共体系冻结的缩影。

  最令人不安的不是“停摆”本身,而是似乎大家都并不急于结束这一切。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以“停摆”为手段互相叫价,预算案成为对抗的舞台。而普通人,也已经开始被迫接受现实。

  “停摆”,似乎已不再被视为危机,而被视为“代价”。比追平“停摆”纪录更可怕的,是人们已经试着对这种“停摆”习以为常,因为他们的民生之痛也止不住政党之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