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6日讯(编辑杨斌)作为支持科创企业的重要融资工具,科创债有了创新条款。
近日,首只科创可转债获得交易所的通过。科创可转债既能让发行人享受债券融资的较低成本,也满足了耐心资本追求后端收益的需求。
上交所11月5日披露,西安钢研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钢研功能”)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通过,债券简称“钢研转债”。
钢研功能是一家在新三板创新层挂牌的企业,从事精密合金研发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25年上半年,钢研功能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净亏损1110.66万元;产生研发费用1223.87万元,同比增长88.24%。
“钢研转债”期限6年,拟募资3亿元,用于高精度精密合金箔材项目建设。债券设置了转股条款,首个转股申报期首日为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后的第1个交易日。
早在今年5月科技创新债券(简称“科创债”)落地之初,上交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鼓励发行人设置可转换为股权等创新条款。“钢研转债” 被认定符合科创属性的相关规定,又设置了转股条款,成为首只获批的科创可转债。
上交所此前表示,鼓励科技型企业参照本所《非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业务实施办法》的规定,设置可转换为公司股权的条款,约定转股期和转股价格等,发行科技创新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债兼具股债属性,投资者既可获得债券的固定收益,也拥有分配企业未来成长收益的选择权。发行人则能在债券发行阶段享受更低的固定收益利率,助力科技型企业在早期获得低息资金支持;在转股后减少企业财务压力和信用风险,保证经营稳定性。
中金公司研究团队认为,股债收益混合型条款既让债券的票息部分保持了相对较低水平,也满足了耐心资本追求后端收益的需求,使得综合融资成本介于纯债与纯股之间,体现了多层次科创债券市场的特征和优势。
目前,钢研转债的转股价格尚未确定,转股价修正条款比较灵活。根据方案,当公司上一年经审计营业收入超过8亿元,或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超过4000万元时,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上修正;当公司上一年经审计营业收入低于4亿元时,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
此外,当公司上一年经审计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或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超过6000万元时,董事会有权提出提前赎回。当公司上一年经审计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时或未能按期支付利息等情况出现时,债券持有人有权提出回售。
“钢研转债”的独立承销商国信证券指出,科创可转债还为创投资本进入科技型企业早期培育阶段提供可进可退的投资路径,投资者可先以债权形式投资科技型企业,随着企业发展可以自主选择适时转成公司股权或持有债权到期,也可以在上交所市场转让科创可转债,灵活便捷实现投资退出。
除已获批的钢研转债外 ,上交所还受理了深圳市智胜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的申报。
国信证券进一步指出,科创可转债作为资本市场的标准化产品,规范化水平较高,有利于提高拟上市企业的透明度,也能够化解一些市场所诟病的明股实债、利益输送等不规范情况,打消投融双方的顾虑,促进资金加速向新质生产力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