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晚间,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能股份”)披露《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等系列公告,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18亿元,用于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二期)和补充流动资金以及偿还银行借款项目。
其中,超七成募集资金用于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公告显示,“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二期)”投资总额为13.07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3亿元。该项目建设完成及达产后,将进一步扩充豪能股份精密减速器关键零部件和关节减速器等相关产品的生产能力,并将进一步提升该公司智能制造水平以及盈利能力。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科技发展,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升级的必然趋势。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增强豪能股份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其在面对同行竞争时更具优势,同时产能的扩张,也有助于该公司开拓更多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谭浩俊也有类似看法,他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豪能股份借助此次融资,重点在于提升其智能制造水平。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及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发展,未来市场前景广阔,若该公司能在核心技术上超越同行,则有望在下一个赛道上占据优势地位。”
回溯往期公告,2024年9月,豪能股份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签署《工业项目投资合同》,由全资子公司重庆豪能传动技术有限公司为项目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项目一期投资总额10亿元,旨在建设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机构零件、高精密工业行星减速机等产线,并布局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及关节驱动总成等相关领域,推动豪能股份高端智能制造能力水平快速提升。最新消息显示,该项目一期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如今,豪能股份拟通过发行可转债推动该项目二期建设。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宇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豪能股份的系列战略举措,表明了其在精密传动领域持续深耕的决心。若此次可转债顺利发行,该公司在智能制造和精密传动领域的战略布局将由此按下加速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资料显示,豪能股份主要从事汽车传动系统相关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高端精密制造。该公司在精密传动零部件领域深耕多年,在技术、人才、品牌、营销、客户等方面均有一定储备,且不断实现突破。在材料研发、成型工艺和精密加工等核心制造环节已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具备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开发设计、验证测试到批量生产交付的一站式解决能力。
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亦为豪能股份大刀阔斧进行产能扩张给足了信心。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快速增长以及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收入规模持续增加,该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21.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76.87%。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经营业绩延续了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95亿元、2.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