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住集团成立二十周年之际,近 4000 名酒店投资者、加盟商、行业伙伴与员工齐聚 2025 年华住伙伴大会。面对全球经济复杂形势,华住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季琦在主题演讲中明确表达 “坚定地看多中国” 的观点,并系统阐述以 “供给侧改革” 为核心的中国酒店业发展方向,为行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思路。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确定性” 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而中国经济凭借坚韧的发展韧性、完整的产业体系、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庞大的市场规模,为酒店业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寻找行业确定性:三个 “三个市场” 解析发展机遇
季琦表示:“过去三年,我们实地考察了全国 278 个地级市,愈发坚信中国酒店业正处于历史性发展机遇期。14亿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加上国内完善的产业基础与优质的基础设施,为酒店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大会上,季琦首次提出中国酒店业 “三个‘三个市场’” 的分析模型,为行业观察提供了新视角:地域维度:一线强二线、省城、县域市场呈梯度发展,县域市场连锁化率低、潜力大。消费能力维度:奢侈、中产、平价市场并存,4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推动酒店业向高品质发展,消费需求更趋多元。年龄结构维度:青年、中壮年、银发族消费差异显著,年轻一代审美要求高,正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伴随这一分析,华住集团发布全新品牌 “全季大观”。该品牌在全季酒店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从 “住宿服务” 向 “生活方式” 延伸,将东方美学融入旅居场景,传递 “始于旅程,归于生活” 的理念。品牌还联合艺术家与美学家打造特色东方审美体验,既为旅客提供高品质住宿,也传递可融入日常的审美与文化内涵,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东方品牌。
供给侧改革:重构酒店业投资与发展逻辑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酒店总客房数超 2000 万间,规模居全球首位,但客房数 40 间以上的酒店仅占 25%,低于美国与欧盟水平;行业整体连锁化率约 40%,三线城市为 25%,四线及以下城市仅 14%,“小散弱”“同质化” 问题较为突出。
季琦认为,当前行业正迎来多重机遇叠加:存量市场压力推动资产回归投资本质,加盟模式与品牌化发展加速供给侧变革,AI 技术助力提升客户体验与运营效率,国内制造业基础支撑高性价比供应链,县域市场潜力释放,同时行业重置成本降低,为理性发展创造条件。
基于此,季琦提出全新的 “两个‘三好’” 投资标准:投资端需关注 “好位置、好租金、好产品”,产品端需注重 “好品牌、好物业、好品质”,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决策参考。
他进一步指出:“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华住正推动五个方面的变革 —— 从微房量到中房量、从单体到连锁、从星级到品牌、从大城市到县城、从房地产配套到投资回报。这五大转变构成酒店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将推动行业整体面貌升级,中国酒店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下个二十年:深耕中国,迈向世界级企业
回顾二十年发展,华住从经济型酒店起步,逐步成长为全球酒店业重要力量。截至目前,集团累计接待宾客超 20 亿人次,带动产业链投资近 3000 亿元。根据《HOTELS》杂志 2025 年最新排名,华住位列全球酒店集团第四,旗下汉庭酒店以 35.9 万余间客房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酒店品牌,全季酒店也以 32.6 万余间客房排名全球第四。
季琦表示,支撑这些成绩的核心有三点:一是 “深耕中国”,聚焦本土市场机遇;二是 “三位一体”,以品牌为核心,会员与科技为支撑;三是 “高质量增长”,以品牌为引领、品质为基础,专注刚需领域,踏实发展,致力于成为中国住宿业的 “基础设施”。
面向未来二十年,季琦表达了坚定信心:“我始终看好中国、看好行业、看好华住。” 他提出,华住将继续以品牌为导向,力争旗下每个品牌在细分市场中位居前列,推动 “中国服务” 走向全球,让酒店不仅是 “出行时的住宿场所”,更成为承载美好体验的空间,助力提升国内外旅客的出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