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风险项目化解仍在进行中。
近日,陕西西咸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咸集团”)就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相关内容进行更正和说明。该公告显示,西咸集团子公司有两笔信托借款发生逾期,逾期金额分别为0.62亿元和2.7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西咸集团子公司,近期多个公司披露了信托逾期后的最新进展情况。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过去的快速扩张,信托业大量非标项目仍在风险处置的过程中。不过,从逾期项目总量来看,信托业风险暴露最集中的阶段已经过去,后续信托公司需进一步探索市场化风险处置方式,同时优化客户沟通方式和频次,平稳处置存量风险项目。
西咸集团子公司信托贷款逾期
11月3日,西咸集团发布公告,就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相关内容进行更正和说明,该公告曝光了子公司的两笔逾期信托借款。
具体来看,其中一笔贷款的债务人为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债权人为五矿信托,本息均逾期,逾期金额为0.62亿元。另一笔债务人为陕西西咸新区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债权人为陆家嘴信托,本息均逾期,逾期金额2.73亿元。两笔债务截至报告期期末均未偿还。
据公开资料,西咸集团成立于2011年9月,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西咸新区管委会出资设立的大型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为300亿元。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西咸新区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均为其子公司。西咸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发行人正与金融机构积极协商沟通解决方案。

多个信托风险项目曝光
除了西咸集团子公司,近期多家公司披露了信托逾期情况。
10月28日,锦龙股份发布了《关于部分债务到期未能清偿的公告》。公告显示,锦龙股份欠东莞信托约13.88亿元的债务准备展期2年,公司内部已通过了展期议案。但公司目前并未能与东莞信托就展期部分条款达成一致,导致借款到期未能清偿。公司将积极协商,力争尽快签署展期合同。

10月29日,吉华集团也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0月28日收到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送达的《受理案件通知书》,公司作为原告起诉陆家嘴信托的营业信托纠纷案于10月22日获法院受理,涉诉金额约6157.42万元。目前该案件处于法院已受理、尚未开庭阶段。
据公告,吉华集团于2021年购买《陆家嘴信托—华鼎1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金额为5000万元,信托资金拟投资于债务人拟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发行的总金额不超过150000 万元且期限为24个月的2020年私募债券1号。债务人将受托人投资各期债券交付的投资资金用于标的项目的开发建设,该产品到期日为2022年12月15日,预期收益率为7.1%。不过,截至持有期届满,公司未收到陆家嘴信托理财产品的本金及部分理财收益。

记者获悉的一份《陆家嘴信托-华鼎1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临时信息披露公告》显示,因债务人未按期履行偿付义务,陆家嘴信托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诉讼,上海金融法院出具的一审判决书称,判决债务人向本公司偿付未偿本金13.95亿元及对应利息、复利及违约金等;如债务人未履行偿付义务,公司有权与抵押人协议,以信托计划项下抵押物折价,或者申请以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价款优先受偿;如债务人未履行偿付义务,则公司有权与出质人协议,以出质人持有的抵押人的股权(即质押股权)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质押物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判决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抵押人等保证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不过,陆家嘴信托在公告中坦言,基于抵押人股东的债务原因,质押股权被其他债务人采取了轮候查封,相关风险处置方案还需得到各方支持方能落地。
信托风险处置进行中
“信托风险密集爆发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但是风险处置很难一蹴而就。”一位信托业人士向记者直言信托业当前的现状。
该人士表示,过去信托公司主要依赖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融资类业务,通过收取固定费用获得收益。这种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了风险相对集中的问题。从数量和规模来看,信托业风险暴露最密集的阶段已经过去,但是房地产行业仍处于逐步企稳过程中,地方政府化债也需要时间,因此行业风险项目的处置只能徐徐图之。
据用益信托统计,今年前10个月,政信类信托产品违约数量为9款,涉案违约规模为16.02亿元。而在去年同期,政信类信托产品违约数量为40款,涉案违约规模达69.24亿元。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强信托公司风险预警和早期干预,稳妥有序处置高风险信托公司,及时排查处置信托业务风险,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多位业内人士称,信托行业转型的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在政策引导下,信托公司正在不断尝试市场化风险化解方式,比如引入战略投资者,寻找第三方机构收购投资者权益等,以实现项目的风险隔离和平稳退出。接下来,信托公司需进一步探索风险处置新模式,同时优化客户服务和信息披露水平,稳步化解项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