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的“国有经济研讨会”在京举办。
本次研讨会邀请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原主任、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韩保江,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项安波,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东北国有企业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政,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高明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国有经济理论创新与发展”主题作研讨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国有经济是服务国家中心任务和战略使命的主导力量,通过集中布局安全性、前瞻性、公共服务性行业,发挥着主导、引领、稳定作用,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实现自身做强做优做大,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资本体现出人民性的本质属性,展现出公共性、战略性、工具性等重要特征,既区别于西方“国有资本仅为市场补充工具”,也超越了传统计划经济下“国有资本排斥市场属性”。国有企业作为“基石性组织”,将经济职能、政治责任、社会建设等合为一体的组织形态,具有很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在政府与市场间发挥了很好的平衡互补作用。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破局突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者。面对科技和产业变革及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国有企业应强化使命担当、构建创新生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切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助力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探索构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创新理论,推动国有企业在ESG实践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当前,国有企业存在价值被低估问题,既要构建新的价值评估体系,充分体现国有企业多重目标任务下的社会价值,也要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更好放大国有资本的价值。国有企业应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中推进公司治理改革,明晰各类治理主体边界、完善董事会授权机制、健全内部制衡机制、推进公司治理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国有企业应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找准角色定位与发展策略,在开放经济中统筹多重任务,培育竞争优势,塑造市场影响力,以合作共建推动全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