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智能终端技术赋能破解行业痛点
“让智能管道改变人类生活,让人类管道输送恒久安全,这是东宏始终坚守的使命。”总裁倪奉尧在致辞中开篇点题,明确管道智能终端作为战略“压舱石”,是公司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的核心发力点。
交流会现场,管道智能终端研发中心执行主任都焕锋通过详实数据与案例,展现了该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落地成果。依托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东宏管道智能终端构建起“复合层+传感层+系统层”的三层架构,实现了对传统监测模式的颠覆性革新。
“这项技术原理看似简单,一束激光在光纤中传播产生的后向散射光,会因温度、震动等环境变化产生偏差,我们通过解析这些偏差,就能让光纤的每一个点都成为传感器。”都焕锋进一步解释,“它能实现长距离监测,最高精度达厘米级,能精准感知温度波动和声音震动,真正做到365天24小时无死角监测。”
相较于行业传统方案,其不仅解决了保温材料不达标导致的热损失难题(30公里长输管道年损失可减少100万元),更能将城市供水漏损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曲阜地区若按标杆水平优化,年节水可达200万吨,直接经济效益约600万元。
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某哨所给排水项目,并有望应用于济宁36公里长输供热项目等,为40万人口提供智能供热保障。
布局四大重点领域为未来积蓄发展动能
在巩固核心优势的基础上,东宏股份同步推进新材料、机器人、氢能、海洋工程四大重点领域布局,构建起“主业引领、多点支撑”的多元化增长格局。
“上市八年,我们累计实现营收200亿元、利润18亿元、分红近5亿元,创下36项行业第一或唯一。这些成果源于公司‘不做第一,就做唯一’的发展理念。”公司董事会秘书寻金龙表示。
新材料领域作为技术基石,已形成反应接枝、粘接调控、共混改性、潜伏固化四大核心技术。“我们是行业内唯一一家拥有配套功能材料的研发、制造及生产能力的企业,从塑料原料到改性材料再到管道成品,实现了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这是我们与其他管道企业最大的差异。”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伍金奎透露,凭借这项优势,公司拿下引汉济渭8.19亿元、核电领域上亿元等重大订单,其中核电用防腐材料寿命达70年,打破技术垄断。
机器人领域瞄准万亿级市场,聚焦管道非开挖修复、水下焊接等场景,计划通过并购加速落地;氢能领域2021年启动复合管道输氢项目,目前已进入实验收尾阶段;海洋工程领域深耕蓝海市场,研发海洋专用管道产品,已与多家技术强企洽谈合作。
“三大市场协同发力是东宏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将以资本市场凝聚价值共识,以生态市场筑牢协同根基,以产品市场彰显技术实力。”倪奉尧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强调。对于市场关注的机器人与核能管道业务,他进一步回应:“我们的机器人业务不局限于管道运维,还将适配海洋管道、核能管道等特殊场景,目前正在考察合适的投资并购标的;核能管道已通过中广核项目验证,后续将持续拓展核电配套产品,让投资者看到一个更具创新活力、开放协同的新东宏。”
此次交流会既是东宏股份八载耕耘的成果展示,更是战略升级的全新起点。随着“一核心+四重点”战略逐步落地,加之新疆生产基地等产能布局的推进,东宏股份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多元布局为支撑,向着“高科技、高市值、国际化”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