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牲畜的成本过高叠加关税压力,使美国牛肉的价格正不断刷新纪录。对消费者来说,这不再只是一个“通胀”的问题,而是意味着家庭的餐桌负担也随之加重,是实打实的生活压力。更令人担忧的是,高价趋势短期内不太可能缓解,也让一些餐饮企业叫苦不迭。比如麦当劳高管就称,与历史情况相比牛肉价格正面临极高的通胀,这给行业带来了压力。
吃不起的牛肉
美国国内牛肉价格已连续多月居高不下,美国劳工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的最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显示,烤牛肉和牛排的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8.4%和16.6%。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则指出,自2020年以来,美国牛肉价格整体上涨超过50%,这个涨幅要远远高于其他食品价格近几年的变化。
上个月牛肉还是6.99美元/磅,没过几周就蹭蹭涨到7.99美元,上周再一看直接9.99美元!一个月时间涨了快50%。在休斯顿生活的李林(化名)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另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碎牛肉的零售价已经飙升至每磅6.1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与三年前相比,牛肉价格累计上涨超过50%。
美国的快餐文化中,牛肉汉堡是美国家庭日常普通的主食,并不是昂贵的食物。不过,现在美国人享用一份这样质地的牛肉汉堡快餐也需要精打细算。美国一家在线消费者平台的调查发现,78%的美国受访者认为吃快餐很奢侈,因为这些食物的价格已经上涨不少,“汉堡危机”就是其中之一。
牛肉价格飞涨,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严重的牛只短缺。高利率、饲料成本上升以及持续干旱的夹击,让牧场主们不得不大幅削减牛群数量。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美国的牛和小牛总库存已跌至9420万头,创下自1973年开始统计以来的年中最低纪录。不仅如此,进入育肥场的牛只数量也降至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应紧张。
专家指出,干旱与饲料成本的上涨是造成这一趋势的重要因素。自2020年开始,持续干旱导致牧场干涸,牧场主面临更高的饲料成本,被迫屠宰了大量雌牛,以缓解短期的供应压力。
得州农工大学畜牧经济学家大卫·安德森认为,尽管美国的牛肉行业变得更高效,能够通过繁殖更大体格的牛提供等量的牛肉,但牛群数量的持续下降依然推高了价格。安德森指出,许多牧场主选择现在就卖掉牛只,因为牛只的价格已经飙升至每百磅230美元,销售牛只能够带来创纪录的收入,而保存牛只进行繁殖则面临未来价格下跌的风险。
另一方面,墨西哥一种寄生虫的出现为美国牛肉供应带来了额外压力。由于担心墨西哥畜牧业出现的螺旋蝇蛆病疫情蔓延至美国,美国从5月11日起暂停从墨西哥进口活体牛、马和野牛,7月短暂恢复进口,但很快因墨西哥新增一例牲畜感染病例再次暂停。
关税推高价格
除了这些因素,美国的贸易政策,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内实施的关税政策,也对牛肉价格产生长期影响。目前,美国每年从多个国家进口超过400万磅牛肉,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国家的牛肉正面临10%的关税。此外,特朗普还威胁对来自巴西的牛肉征收高达50%的关税。如果这些关税长期存在,将迫使美国肉类加工商支付更高的进口成本,这势必会推高最终消费者的价格。
对此,特朗普表示,其政府正在努力降低国内牛肉价格。“牛肉是唯一一个我们会说价格比我们期望的稍高、甚至过高的产品,而它的价格很快也会降下来。我们做了一些事情,我们施展了魔法。”
特朗普提出的解决方法是,美国可以进口阿根廷牛肉,以压低美国国内牛肉价格。但这招致行业协会和两党议员的反对,来自牛存栏量较高的州的反对声尤其大。他们担心增加阿根廷牛肉进口将损害美国牛产业,削弱美国在贸易谈判中的地位,并“重新引入本可避免的动物健康风险”。
“肉牛曾经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支柱。如果价格下跌,我们现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后代。”印第安纳州的牛肉和农作物生产商罗伯茨(Randy Roberts)表示,“年轻一代将很难进入养牛行业。”
议员们还称,美国与阿根廷之间存在牛肉贸易失衡的问题。行业组织美国牧牛肉协会在发布的声明中批评特朗普的提议,称过去五年阿根廷向美国出口了价值8.01亿美元的牛肉,而仅从美国进口了700万美元的牛肉。
短期难以缓解
令人沮丧的是,短期内,牛肉价格难以明显回落。尽管秋季气温转凉通常会减少户外烧烤,进而降低牛肉消费,但专家表示,牛肉价格上涨的根本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Brenda Boetel对此表示:“尽管价格高企,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依然坚挺,超出了我的预期。”她预计牛肉价格至少在未来一年内不会出现显著下降。
美国农场局指出,牛肉价格若要大幅回落,前提是市场需求出现明显下降。虽然这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是利好消息,但对整个牧业行业而言却是个不小的打击。该局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即便当前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受持续高企的供应成本影响,牧场主的利润仍然非常微薄。一旦消费者信心或家庭经济状况下滑,需求可能减弱,加工商被迫压低收购价格,最终将导致牧场主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
事实上,牛肉是一种稀缺而珍贵的资源。一位从事养殖行业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与工业化家禽不同,牛的繁殖与养殖效率较低。它们无法“开关一按”就迅速增产。母牛怀孕期需280天,几乎与人类相同;它们还需要广阔的土地才能自由放牧、生长。最上等的牛肉往往来自“退役”奶牛,这些年长的牛肉质量更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最近干旱有所缓解,牧场条件有所改善,饲料价格也略有下降,但专家表示,牛肉价格仍然可能长期保持高位。美国农业经济学家伯恩特·尼尔森认为,虽然牧场主可能会选择增加繁殖牛只以扩大牛群,但由于牛肉生产的周期较长,牛群规模的恢复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
据此,美国农业部预测,牛肉供应持续吃紧,2026年的牛肉价格可能再创新高。这意味着美国食品制造商将更为依赖进口来解决美国人的餐桌问题。但据了解,美国的牛肉行业主要以生产脂肪含量较高、带有大理石花纹的牛排为主,想要找到替代进口的瘦肉牛肉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