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分论坛暨2025虹桥HUB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召开。
本次大会以“桥连世界:全球变局下的中国企业出海”为主题,全面聚焦虹桥“桥连世界、通达全球”的战略优势,深刻阐释以服务企业出海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议题。
“中国企业出海大潮势不可挡。”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朱民表示,在复杂国际环境下,中国企业出海正以加速度推进,模式已从单一产品输出升级为全产业链布局。新能源、光伏、高端家电等产品远销海外,汽车零部件、电子产业在东南亚、北美等地形成产业带,数字经济领域的游戏、通讯企业也实现全球布局。
他认为,这一趋势背后,既有国家政策的持续护航,从2000年“走出去”战略到“双循环”格局,再到深化改革的部署,为企业出海提供了坚实保障。而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意外推动中国企业突破“中国+1”模式,形成“中国+N”的全球布局,“一带一路”倡议则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搭建了重要桥梁。
虹桥作为综合服务平台,成为企业出海的关键支撑。其汇聚法律、金融、供应链等全链条服务,以2000多亿GDP产出贡献500亿税收的高效表现,成为国内外一流的总部服务中心。依托长三角制造业基础,虹桥正向科技化、数据化升级,为出海企业提供全方位后线支持。
朱民称,中国企业大规模高质量出海,既是自身发展的历史机遇,更是推动全球化、构建新贸易秩序的责任担当。这一战略性转移,正让中国企业逐步成长为跨国巨头,开启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
英国48家集团主席,伦敦出口公司总裁杰克·佩里基则认为,面对飞速发展的技术和全新的全球化态势,中国企业和中国技术需要更好的架构和体系以更顺畅地对接西方市场。
杰克·佩里基表示,当前出海的核心已不止于产品销售,更要构建结构、提升可见性并筑牢品牌信任,关键是以受众易懂的语言讲好中国创新故事。
他指出,中国电动车企业已具备10-15年的全球领先优势,设计、技术及规模均处于顶尖水平,且正引领全球交通领域的清洁能源转型。
在出海模式上,佩里基提出,中国车企不应仅依赖现有海外经销商网络,而应掌握渠道主导权,通过控股等方式整合经销商的服务、基础设施及能源网络资源。同时,需与本地合作伙伴深度协作,明确自身长期角色定位。“出海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国制造、中国销售、全球信任’,唯有达成这一格局,中国创新才能真正转化为全球影响力。”
此外,“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3.0”当天正式发布。3.0版本深度融合上海市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虹桥)分平台建设要求,系统整合企业国际化发展、国际人才培养、国际经贸合作、国际科创联动等重点功能,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为企业提供从战略规划、人才输送、园区落地到创新联动的一站式、全链路出海解决方案,全力构筑支持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超级服务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