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唐燕飞)近期,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证监会将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进一步固本培元,夯实市场稳定内在基础;持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世纪证券研究所负责人李时樟表示,券商需要进一步强化投行服务能力,精准匹配不同板块上市标准,同时依托做市业务为创新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尤其在“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下,监管多项措施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将有效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是利好。强监管与投资者保护的“硬约束”,也将倒逼行业回归受托责任和以价值为核心的定价体系中。
李时樟认为,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有助于进一步打通从“专精特新”到硬科技赛道、从初创期到成长乃至成熟并购阶段的资本形成通道。对券商而言,其服务范式正从单点式的项目承揽,演进为覆盖企业“发现-培育-挂牌-转板-并购”全链条的生态服务。同时,这也对券商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券商需要在产业投行、研究与做市、机构销售与市值治理等环节形成一体化能力,以构建“募投管退”良性循环的科创金融生态。
在巩固资本市场稳健基础、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方面,李时樟认为,资本市场正在着力构建“长钱长投”的生态,以更好地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稳定器”作用,这将有利于加快中长期资金入市节奏,引导投资者更注重业绩稳健、分红稳定的中长期产品。这也为券商业务的发展明确了价值导向,是突破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有望提升再融资效率,进一步激活上市公司资本运作需求,加速推动产业整合与优胜劣汰,同时也将促使券商及资管机构更加重视投研能力的建设。
在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方面,李时樟认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境外ETF互挂等措施,构成了“投融资双向畅通+流程提效”的组合政策,为配置型外资准入提供便利。对券商而言,需要在两个方面做得更深入:一是在跨境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上,需要更好地契合国际投资者的期限偏好与合规要求;二是在企业跨境融资与信息披露上,券商需要持续对标更高水平的规则与标准,建立透明、可预期的沟通与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