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期间,毕马威整合了2025年5月至9月期间,全球与中国的两轮调研成果,汇聚了1350名全球首席执行官以及114名本土扩展调研的中国首席执行官的重要洞察,发布《2025年中国首席执行官展望》报告(简称“报告”)。
报告称,“内卷式”竞争成为中国企业短期面临的最大挑战,而技术创新及地缘风险对企业中长期经营带来隐忧。52%的中国CEO未来一年最关心的经营举措是通过研发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助力企业破除“内卷式”竞争。中长期来看,增加数智化转型投入以加速创新,增加合规监管和供应链安全相关投资以规避风险,成为中国企业的主要战略举措。
在外部多重不确定性交织的背景下,受访的中国CEO中,对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增长抱有信心的占比仅为31%,略低于去年的32%;而信心不足的占比为23%,高于去年的20%。
报告称,中长期来看,全球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状态,对未来三年全球经济增长抱有信心的中国CEO占比为58%,较去年大幅下降13个百分点。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发展趋势并未改变,对未来三年中国经济抱有信心的CEO占比为88%,较去年大幅提高17个百分点,并创近年新高。
然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挑战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仍对短期中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较大冲击,导致宏观预期和微观感知出现错位。调研显示,73%的中国CEO预期今年企业收入将实现正增长,低于去年的81%;20%的中国CEO预期今年企业收入将出现负增长,高于去年的15%。分行业看,新旧动能领域出现明显分化,生命科学、科技行业的企业收入增长预期最为乐观。相比于新兴行业,部分传统行业,如工业制造、消费零售、房地产等,受制于供需不平衡和需求疲软,收入增长预期承压。

“今年我们深刻地观察到,宏观经济与微观感知之间的‘温差’正在扩大。一方面,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风险挑战升级的复杂形势,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支撑企业管理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逆势回升。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竞争环境日益严峻,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持续,叠加高度不确定的外部商业环境,企业管理者在推动企业营收增长方面感受到更大压力,并重新审视其领导力与战略布局。”毕马威中国主席邹俊表示。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宏观层面乐观预期与微观层面审慎感知之间的“温差”在中长期维度上延续。调研显示,中国企业管理者对中长期营收增长的信心也有所走弱,预期未来三年企业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的中国CEO占比为55%,较去年下降6个百分点,且低于61%的全球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