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孙靓济南报道
11月6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老有所养是每个家庭的“心头事”。山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庄严表示,山东作为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十四五”以来,山东省民政部门坚持以老年人多层次服务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扶持政策,精准匹配供需,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着力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努力让广大老年人享受到更专业、更便捷、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强有力的政策体系是引领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山东省委、省政府围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失能照护服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等出台一系列政策,实施养老机构固本强基、居家社区扩围增效等七大行动。在资金支持政策上实现重要转变,逐步从“补床头”“补建设”向“补人头”“补运营”转型,扶持重点更多向居家养老、失能照护等关键领域倾斜。同时,山东高度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出台院校设立养老专业奖补、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等政策,目前全省设立养老相关专业的院校达171所,在校生3.4万人,数量居全国前列,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在完善服务网络、优化设施布局方面,山东着力构建了分级分类、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县级层面,每县均建有1处200张床位以上、以特困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要功能的县级敬老院,并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扩大优质机构养老服务供给。乡镇层面,发展具备日间照料、长期托养、居家照护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在全省镇街实现全覆盖。社区层面,因地制宜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食堂,建设“家庭养老床位”8.6万张,将专业服务延伸到老年人身边。这套完善的服务网络去年获得国家层面认可,民政部在山东召开全国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议,推广了山东经验。
在扩大普惠供给、提升服务可及性方面,山东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出台普惠养老机构认定办法,全省认定普惠养老机构1631家,每年为老年人节省开支约5亿元。动态调整发布的《山东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在覆盖国家所有项目基础上,新增“入住养老机构补贴”“家庭养老支持服务”等12项“山东特色”项目。创新开展“五床联动”省域试点,有效打通养老、医疗、家庭之间的服务转介,实现老年人住院治疗、康复护理、稳定期照料和安宁疗护的有效衔接。
为激发市场活力,山东积极推动养老机构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运营,培育发展连锁化养老机构130余家,推动专业养老服务资源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延伸。今年,重点开展了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发放养老服务消费券33.5万张。实施了“2025山东养老服务消费提振年”“百家养老机构试住周”等系列主题活动,把满足老年人照护需求和促进养老消费有机结合,预计拉动消费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