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益海嘉里金龙鱼及其母公司丰益国际年年赴约,今年已是连续第八年参展。走进展台,记者被食用油、大米、面粉、牛奶、调味品等产品包围,琳琅满目的食品令人目不暇接。
益海嘉里金龙鱼总裁穆彦魁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进博会已成为各类创新成果“首发、首秀、首展”的首选地,越来越多的参展企业将全球前沿的新产品、突破性的新技术引入中国市场。
在本届进博会上,益海嘉里金龙鱼首次以大健康主题亮相主展台,并以“东方食养传承千年智慧,科学膳食筑牢健康生活”为核心理念,首次展出旗下大健康品牌金龙鱼丰益堂多款功能性新品。
穆彦魁向记者介绍,金龙鱼丰益堂以东方食养为核心,汲取“食药同源、寓医于食”的智慧,从天然食物中提取有功能的营养成分,通过一日三餐的东方食养,满足特定人群防未病的健康饮食需求。
“例如,面对血脂异常人群,我们开发了心轻怡植物甾醇蛋白乳产品,能够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针对肥胖人群,我们推出心轻怡甘油二酯油,减少甘油三酯的摄入量,应对消费者肥胖和高血脂的健康困扰。”穆彦魁说。
每天吃的米饭和食用油,看似普通,实则藏着很深的讲究和门道。记者在现场展板看到,“一粒稻谷”的背后,是全价值开发过程。通过水稻循环经济模式,稻谷不光能变成碗里的米饭,连被随手丢掉的稻壳、米糠,都被“榨干”了全部价值。
“用米糠榨取稻米油精炼技术的突破,就为中国油料进口减轻了不少压力。”穆彦魁表示,经测算,全国年产2亿吨水稻所含的米糠全部用来榨油,可生产约230万吨稻米油,约为全国小包装油供应量的5%,相当于为国家节省1.1亿亩大豆耕地。
穆彦魁说,进博会是汇聚前沿科技、推动产业变革的创新舞台,益海嘉里金龙鱼带来的正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硬核科技”。例如,益海嘉里金龙鱼还进一步升级技术体系,创新推出“6步鲜米精控技术”,把“鲜”做到了极致——从鲜割、鲜谷、鲜存、鲜碾、鲜装到鲜食,六个环节全程守护大米的新鲜度和食味值。仅鲜割模式就能减少5%的田间损失,提高出米率1%—4%。以北方一季作区水稻产量估算,若普遍采用鲜割模式,能够减少约235万吨损失,相当于约2100万人一年的大米消费量。
不少参展的跨国企业认为,中国是全球经贸不确定性中“确定性的绿洲”。穆彦魁表示,中国经济体量大,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居民消费升级的潜力远远没有完全释放,特别是在健康消费、绿色转型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动能特别足,给各行各业带来了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空间。有了这种确定的发展环境和积极信号,公司更有底气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