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持续,并创下“停摆”时长纪录,美国市场流动性正经历严峻考验,多项指标已发出明确预警。美元指数受到带动走强,美股等风险资产承压,黄金的避险属性也被削弱。
这场流动性危机的核心直指美国财政部——在政府“停摆”影响下,财政部无法正常释放流动性,美国财政部一般账户(TGA)余额膨胀至约1万亿美元。尽管当前局面与2019年“钱荒”有相似之处,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更多是暂时的流动性失衡,若政府停摆解除或美联储出手,流动性局面有望缓解。
美国市场流动性持续紧绷
近期,美国市场流动性持续紧绷,多项指标已发出明确预警。
从价的指标来看,关键利率指标飙升。近日,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一度升至4.22%,显著高于美联储的政策利率目标区间上限(4%)。上周,美联储再度降息25个基点,该利率的异常飙升,仿佛美联储并未降息。
从量的指标来看,美联储应急工具使用量增加。受月底时点性因素影响,美联储常备便利回购工具(SRF)使用量上周五创下503.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本周一,这一工具的使用量虽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
作为金融体系流动性的“缓冲垫”,银行准备金与隔夜逆回购工具(ON-RRP)显著缩水,银行系统准备金跌至2.85万亿美元,逆回购工具余额几近耗尽,资金缓冲作用大幅减弱。
流动性紧绷的背后,是美国财政部融资、美国政府关门等多方面原因所致。在7月债务上限提高后,美国财政部重启美债发行以补充其财政部一般账户(TGA)。政府“停摆”期间,美国财政部账户持续“虹吸”市场流动性。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美国财政部主要通过财政一般账户管理现金。在政府“停摆”期间,财政部依然在发债融资,但由于许多政府支出被暂停,这些钱积压在TGA账户中无法投入市场使用。
数据显示,美国财政部一般账户过去3个月的现金余额从3000亿美元增至约1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停摆’造成了财政部无法正常释放流动性,导致财政部现金余额的大幅增加,形成了市场上的流动性短缺。”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在此背景下,美元的避险属性也被激活。在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后,在100关口下方低迷许久的美元指数非但没有随之走低,反而开启一轮反弹。11月6日,美元指数维持在100关口上方运行,截至北京时间15时报100.0467。
“钱荒”重演还是虚惊一场?
流动性的持续紧绷,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市场有关2019年“钱荒”的记忆。
2019年9月,美国回购市场经历了一场短暂但剧烈的流动性冲击。当时正值美联储结束缩表、结束一轮紧缩周期,叠加美国债务上限提高后财政部发债和税期等因素影响,SOFR利率日内一度飙升至10%,远超当时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上限。一时之间,市场陷入恐慌,美联储不得不紧急介入,迅速放水“救市”。
回到当下局面,随着流动性“水位”的持续降低,究竟是“钱荒”重演还是虚惊一场?
多位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虽有相似之处,但当前流动性紧张更多是暂时的流动性失衡。若市场流动性进一步紧绷,引发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不排除美联储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甚至重启量化宽松(QE)来缓解市场压力。
既然本次流动性收紧的根源在财政部,那么一旦政府关门危机解除,财政部开始动用其庞大的现金储备,这一局面可能迅速反转。“如果政府停摆结束,积压的流动性可能会在短期内大量释放,造成短期充沛的流动性,类似于极其短期的量化宽松局面,可能会促使流动性进入各类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上涨。”王昕杰说。
在极端流动性冲击下,美联储也可能入场“救市”。兴业证券研报称,虽然流动性趋紧,但SOFR上行幅度远不及2019年“钱荒”,贷款规模扩张幅度则远不及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风险暂时可控。而且,美联储已宣布于12月停止缩表,若出现风险事件,可能促使美联储更多释放流动性。
结合目前情况来看,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直接启动新一轮QE的概率不高。白雪表示,QE通常是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当前的市场压力更多是技术性的,美联储有足够的工具来应对。“不过,如果流动性紧张最终演变为系统性风险,或经济前景急剧恶化,美联储仍将有重启QE的可能性。”白雪说。
兴业研究外汇商品部总经理助理、外汇商品部高级研究员张峻滔等在研报中提到,当前美国准备金余额/商业银行总资产约为12%,刚刚跌破13%的“充足”阈值,距离10.5%的“稀缺”阈值还有一定空间。据测算,在美国财政部不继续提高TGA账户余额、美国经济不陷入衰退的前提下,大致在2027年下半年这一指标才会迫近10.5%的“稀缺”关键阈值。同时当前常备回购使用量增加使得美联储“被动扩表”,这将进一步延缓准备金余额/商业银行总资产的下降进度。因此,短期内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主动扩表”即重启QE的可能性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