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7 03:36:20 股吧网页版
弘扬企业家精神 推动产业新动能蓬勃生长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家精神如何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产业新动能又该如何培育壮大?日前,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弘扬企业家精神培育产业新动能”平行论坛在京举办。与会嘉宾围绕企业家精神培育、产业新动能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李兆前在致辞中表示,企业家精神和产业新动能这两个概念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互相支撑、彼此成就的共同体。培育产业新动能本身就是弘扬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让新动能真正扎根生长,也必须弘扬企业家精神。他认为,对于“十五五”时期如何把握好这一点,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准确把握形势;二是明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三是明确企业家所担当的社会责任。

  李兆前表示,期待各位企业家能在论坛中找到共识,链接资源,把论坛思想成果转化成为培育新动能的实际举措,也期待社会各界能共同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良好环境,让更多“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力量涌现,共同推动产业新动能蓬勃生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宜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东良提出,关键时期,民营企业要有关键作为。他强调,“在这个变局时代,最可怕的不是变化本身,而是固有的思维。”民营企业必须从线性思维向结构性思维转变,运用动态思维、循环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来思考问题。

  围绕“变局、破局、布局”三大关键词,蒋东良分享了民营企业如何通过“四维”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做政治上有方向、发展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的民营企业,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岳表示,“十五五”时期是新消费产业革命爆发期,要用好新质生产力,赋能新消费产业赛道,助力科创产业从投入周期走向更具规模的收益周期。基于新消费产业的趋势特征、传统企业转型新消费的路径等,袁岳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延链,从“制造”到“创造”,抢占产业价值核心;二是建立“技术雷达”,锁定下一代交互范式;三是深耕“场景实验室”,用好“自驱”标杆;四是构建“AI概念研发引擎”,实现需求驱动的精准创造;五是主导“产业生态”构建,争取顶层设计支持。

  龙达恒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杨宏民表示,公司始终坚守“党建引领+文化赋能”双核心,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将红色基因融入发展脉络;同时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企业管理,既倡导员工修身立德、锤炼品格,又把节约理念贯穿生产运营各环节,助力降本增效,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勇在点评发言中强调,企业发展需要实现思维转变,运用现代思维和辩证思维指导实践,避免“感动自己但方向错误”的现象。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利他精神等理念与企业家精神高度契合。通过党建引领和文化赋能,能够为企业发展注入独特的精神动力,这是中国企业独有的优势。

  传统文化赋能企业家精神

  在圆桌对话环节,四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分享了他们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培育企业家精神、推动产业新动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山西天元集团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毛红亮分享了企业发展历程中的文化实践。天元集团从2004年开始学习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导入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四代文化”:共同学习富脑袋、撸起袖子加油干富口袋、孝敬老人关心上一代、传承好家风关怀下一代。这一系列做法也推动了企业业绩增长,近年来,天元集团相关业务实现年均20%以上的增长,在家电销售领域占据当地80%的市场份额。

  广东鑫风风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满辉讲述了企业从困境到逆势增长的转变。2018年以前,企业面临人员流失、管理混乱等问题,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发生根本转变,从把员工当“人力资源”转为当“家人”。最终企业成功走出困境,目前出货量已超过历史最高峰水平。

  广州市伟正金属构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正明分享了他的创业历程和企业文化转型的深刻变化。面临从广州搬迁到另一城市的挑战,企业90%以上的员工选择跟随,搬迁过程中产能几乎无损失。此外,企业通过走访145个员工家庭,建立了与员工更深的情感连接。

  佛山法萨德公司董事范立方分享了他从年营业额近10亿元的企业高管转为全职公益人的心路历程。他认为,在企业运营步入正轨后,从事公益工作能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目前他在蓝态公益基金会担任秘书长,致力于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应用。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一级巡视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沈丽霞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经济、新产业的崛起都离不开企业家精神的弘扬,企业家始终是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群体。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加注重培育企业家精神,更加尊重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家精神形成奔涌澎湃的新产业动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增添力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