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7 03:58:00 股吧网页版
锚定全年经济目标 多地明确四季度“冲刺方案”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目前,31个省区市经济运行“三季报”均已发布。“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凸显,中部地区发展提速,多地高技术制造业增速亮眼,成为增长新引擎。

  在四季度的关键阶段,近期各地密集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其中,加力支持提振消费、完成重大项目年度投资任务、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发展等成为重点。年底前,四川、湖南等多地将发放新一轮消费券,多项财政、金融助企政策也将落地。

  从经济总量看,广东继续领跑,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2万亿元。江苏紧随其后,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样突破10万亿元,达10.28万亿元。山东位列第三,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1万亿元。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分列四到十位。前十位合计实现生产总值超60万亿元,大省挑大梁作用凸显。

  与去年全年相比,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前十位排名保持不变。其中位列第十位的湖南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迈上了4万亿元台阶。

  从经济增速看,西藏、甘肃、湖北、宁夏等20省区市的经济增速超过全国。其中,中西部地区表现亮眼,西藏以7.1%的增速位列第一;中部六省中,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增速均超过全国。湖北增速为6%,在总量前十省市中增速排名第一。

  总值前十位的省市中,除了广东4.1%低于全国增速、福建5.2%与全国增速持平外,其余8省都高于全国增速。

  从发展动能看,工业经济发挥了稳增长压舱石作用,特别是多地高技术制造业加速成长。

  湖北前三季度经济增速领跑经济大省。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湖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10.9%。

  湖南前三季度经济总量站上4万亿元新台阶,增速比全国同期高0.2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湖南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新兴产品增势突出,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53.2%,服务器增长30.8%,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30.7%。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地方经济延续稳中有进态势,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凸显,多个省份总量迈上新台阶,特别是中部地区发展提速。“各地区经济发展结构性亮点尤为鲜明,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等增速亮眼,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成为增长新引擎。”

  在四季度的关键阶段,近期多地密集部署做好四季度经济工作,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努力实现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其中,加力支持提振消费、完成重大项目年度投资任务、更大力度服务企业发展等成为重点。

  ——年底前多地新一轮消费券将发放。10月至12月,湖南省将在全省范围发放总金额达1亿元的消费券,重点覆盖餐饮、加油、家政服务等民生消费领域,其中餐饮领域达6500万元,占比65%。四川省也明确将于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期间,重点围绕零售、餐饮等品类,继续发放消费券。

  ——确保重大项目年度投资任务完成。湖南省将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产业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确保省重点项目年度投资任务超额完成。对四季度计划新开工的1013个项目,确保按时开工、投资到位。对未开工的21个省重点项目和76个中央投资项目做到能开快开。

  ——更大力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四川省将实施地方法人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奖补、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补贴,并将对工业、建筑业、商贸等企业实施生产增长激励。江苏省提出要下更大功夫服务产业和企业发展,着力解决科创企业发展痛点,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专家表示,四季度是我国传统消费旺季,地方发放消费券等提振消费举措,叠加近期相关部门出台了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双贴息政策,同时,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中央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相关举措将激发消费和投资潜力,助力四季度经济增长。

  “在四季度的关键阶段,各地应大力提振消费,抓住四季度消费旺季时机,创新消费场景,加速释放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潜能;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各项助企政策,吸引更多人才、资金和项目落地。”明明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