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7 03:58:20 股吧网页版
四川甘孜:从观光到深体验 高原文旅的“诗与远方”
来源:经济参考报

  11月初,川西高原的寒冷并未影响游客的体验热情。在塔公草原景区,来自上海的施先生和他的团友们正骑马纵览高原风光;在康定市区,不少游客冒雪在溜溜城游览。“明年此时,游客来甘孜旅游会更加便利,比如从成都至康定的通行时间仅需2小时左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我们正紧抓机遇期积极谋划。从观光游迈向高品质、深体验,甘孜文旅要走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高原山地旅游道路。”

  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甘孜州正加紧编制当地“十五五”规划,力争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当前,要把握住川藏铁路2027年通车这一历史机遇,甘孜“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正稳步推进。

  高原驿站,是服务区,更是生命保障站。刘洪告诉记者,健全安全应急救援和便捷文旅设施体系,首先要做的是依托317国道、318国道沿线既有设施,开展高原旅游驿站“氢氧联供”试点。“以往游客在高原旅行,常常面临诸多不便。未来这些驿站将为游客提供停车、供氧供暖、高原急救等全方位服务,高原旅游体验将更安心、更舒适。”刘洪介绍道。

  基于更完善的“硬设施”,传统的观光旅游未来也将更加高品质、深体验。“甘孜的美,在于每一公里都在变化,但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个县(市)有着不一样的语言、服饰、建筑、民俗,正是这种文化多样性,为甘孜山地旅游的品质化、差异化提供了肥沃土壤。”刘洪表示,民族地区的文旅发展要注重文化植入。比如细节上,一个城市的标识标牌怎么镶嵌民族符号?体现高原特色的文创产品怎么设计?这些都需要深思。

  《建议》提出,推进旅游强国建设,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让观鸟者可以在特定季节找到最佳观测点,让攀岩爱好者能在专业场地挑战自我,让红色文化研究者能沿着泸定桥等节点深入探索……”刘洪表示,从“有什么看什么”到“想看什么有什么”,甘孜文旅也将进行精细化梳理,结合18个县(市)的不同特色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进一步扩大客源的影响力也是甘孜文旅下一步的方向。“我们希望推动甘孜未来和丽江、香格里拉以及青海等形成大环线合作。”刘洪期待的不只是地图上的连线,更是基础设施的互通、营销资源的共享、客源的互送。同时,当地也将加强国际宣传,扩大入境游市场,提升甘孜文旅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依托自然风光优势,甘孜州高度重视文旅深度融合,不断推进“文旅之州”建设,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州累计接待游客突破4000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而近八年来,甘孜州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仍然高达35.6%,旅游收入年均增长高达40.2%。

  产业的发展给甘孜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变化。如在塔公村,仅景区牵马的收入每年就保底超十万元,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上千万元。数字背后,是文旅产业给当地牧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财富,文旅农深度融合敲开了“致富门”。

  “咱们旅游富民的同时也不能急功近利地耗尽资源,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采访中,刘洪还多次强调“可持续”三个字。他表示,旅游发展必须与生态保护同步,要守护好青藏高原的水源、森林、湖泊,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从基础设施完善到产品精细化,再到区域协同发展,甘孜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有着清晰路径。建立高海拔文旅设施技术标准体系、推出户外运动管理办法完善与健全(登山)户外运动市场规范管理、试点电热地膜防冻厕所技术、创新非遗传承人特聘制度……刘洪透露,当地正多措并举不断提升高原旅游的综合实力。

  目前,甘孜文旅正在推进两件事——318元14个景区“一次购票终身免费”,弱化对门票收入的依赖,以深度体验激发游客二次消费,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开发高原生灵代表雪豹、土拨鼠作为特色地域IP,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甘孜文旅形象标识。面向新需求,培育新动能,以高质量供给满足高水平需求,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供给深度融合,高原文旅产业发展正迈上新征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