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进博会的“全勤生”,瓦里安医疗今年首次携手西门子医疗联合参展,以更大展台、更具科技感的形象亮相。借助进博会这一开放平台,瓦里安展示了最新创新成果,深化在华布局,携手各界共筑“无惧癌症的美好世界”。
瓦里安医疗大中华区总裁钱圣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为医疗科技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规划建议中提出要优化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这与瓦里安推动精准放疗技术普及、赋能基层医院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中国经营报》:瓦里安医疗作为进博会的“全勤生”,已连续八年参与,今年更是首次与西门子医疗联合参展,规模更大、创新更多。这样的战略考量是什么?“No Fear无惧”主题又有怎样的意义?
钱圣来:今年是我们第七次参展、第八次参与进博会,这本身就体现了我们对这一国家级开放平台的重视。与西门子医疗的联合参展,是我们战略协同的重要举措。
癌症防治是一项系统性的生态工程,需要多维度的合作与创新。通过联合参展,我们希望展示影像与放疗融合所带来的诊疗模式变革,这也是对未来医疗趋势的积极引领。
“No Fear无惧”这一主题,体现了我们与行业伙伴、医院及患者的开放合作理念,也彰显了瓦里安致力于实现“无惧癌症世界”的企业使命与核心价值观。
《中国经营报》:面对中国社会老龄化加深的趋势,瓦里安的新技术和设备在临床上有哪些具体价值?未来是否会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钱圣来:老龄化确实为癌症防治带来新的挑战,但也为技术创新创造了更大空间。瓦里安的技术和设备致力于提升诊疗效率、精准度与可及性,从而更好地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医疗需求。
我们的产品降低了对复杂人力的依赖,使基层医疗机构也能提供高水平、同质化的精准放疗服务。
至于投资,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中国政府将“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与我们的使命高度一致。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引领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正快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深化与本土供应商、科研机构及行业伙伴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放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营报》:瓦里安在中国拥有50多家本土供应商和约3万名供应链员工。公司如何推动本土化采购?未来有何计划?
钱圣来:在供应链升级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与本土供应商携手共进,支持他们技术升级,帮助突破核心部件国产化瓶颈。
例如,我们与北京一家钨钢片供应商合作,从最初的原料供应起步,帮助其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双层多叶光栅生产企业。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我们通过技术指导、联合研发等方式,不断提升本土供应商的能力与竞争力。
中国供应链体系完善、成本效益高,同时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未来,我们将继续与更多优秀本土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链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营报》:“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也为医疗科技创新企业带来了广阔空间。瓦里安如何看待这一机遇?
钱圣来:“十五五”规划建议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县区、基层医疗机构运行保障”,以及“优化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这与瓦里安推动精准放疗技术普及、赋能基层医院的战略方向不谋而合。我们将持续提供更智能、更易用的解决方案,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水平。
未来,瓦里安将在中国实现更广阔的发展,并为全球癌症防治事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