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林玉莲记者徐锐)每年进博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下称“三桶油”)均会抛出一揽子巨额采购计划。
在第八届进博会举办期间,“三桶油”相继举办主题论坛暨全球采购签约仪式,累计签约金额超713亿美元。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以来,“三桶油”累计签约额已突破5587.85亿美元,为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注入“强心剂”。
采购范围拓展订单结构升级优化
作为进博会核心采购力量,“三桶油”本届签约中的看点颇多。
中国石化以超409亿美元的签约额领跑,拿下本届进博会央企签约首单。11月4日,中国石化与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34家合作伙伴完成签约。八届进博会上中国石化累计签约超3250亿美元。
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石油,其合同总金额为174.85亿美元,相较于去年的采购签约额,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自首届进博会以来,中国石油累计与232家国际供应商达成1447.85亿美元的采购签约。
中国海油本届签约额超过130亿美元,创公司单届进博会签约额新高。首届进博会以来,中国海油与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全球供应商签订进口合同和协议,累积签约金额突破890亿美元,累计开展油品贸易超9亿吨,进口LNG(液化天然气)超2.2亿吨,占我国LNG进口量的43%。
在细分产品领域,呈现出采购范围逐步扩大、订单结构持续优化的特征。本届进博会上,中国石油与全球41家合作伙伴签署43份采购协议,合作伙伴涉及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道达尔能源、佳施加德士株式会社、联益集团、科威特石油公司、伍德高压技术公司、斯伦贝谢、梨树精细化学、西门子能源等海外企业。
中国海油本次签约的产品类目不仅涵盖原油、天然气、深水油气装备,还扩展至先进技术服务等领域。中国石化则从传统大宗能源商品,拓展到装备、技术、材料等领域。
“这有利于公司产业升级,更有利于保持全球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赵东表示,中国石化在智能化方面的合作项目明显增多,许多技术产品都体现出AI赋能与绿色低碳的双重特征。
锚定数字化、绿色化等方向共谋发展
本届进博会上,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数智赋能等成为“三桶油”谈及下一阶段与全球伙伴共谋发展时的关键词。
“一手抓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一手抓新能源业务培育壮大,未来中国石化将要实现油、气、新能源‘三足鼎立’。”赵东对上证报记者表示,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赵东称,面向“十五五”,中国石化愿与各方携手,破解发展的瓶颈:一是共同强化科技创新策源,破解发展的瓶颈,构筑行业发展新优势。二是共同加快数智赋能步伐,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化工行业深度融合,激发产业升级新动能。三是共同拓展绿色低碳合作,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新能源规模发展协同并进。
就深化全球能源合作而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心怀提到,要凝聚能源科技创新合力,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打造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氢能、太阳能等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利用。
面向“十五五”,中国海油将在油气产业链建设、绿色低碳转型、能源科技创新等方面与全球伙伴深化务实合作,持续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持续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
在新能源方面,中国海油将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业务,有序培育海上CCS/CCUS、冷能利用、氢能、绿色燃料等新业务,加强深水深层、稠油低渗、高温高压等领域科技攻关,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公司业务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