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江银行公告称,董事会通过议案,建议向合资格认购方发行不超过8.6亿股内资股及不超过1.75亿股H股,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
截至公告披露日,九江银行总股本约28.47亿股。若此次增发全部完成,该行总股本将扩大至38.82亿股,增加幅度超过36%。
公开资料显示,九江银行原名九江市商业银行,成立于2000年11月,2018年7月10日于港交所主板上市。截至今年6月末,九江银行设有总行、13家分行、265家支行;作为城市商业银行,九江银行于2020年9月完成江西省内县域机构布局,率先实现全省100个县(市、区)机构的全覆盖。
在高歌猛进扩张的同时,2020年-2022年期间,九江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由9.02%降至7.93%,已逼近监管最低要求为7.5%。为此,2022年底,该行推出上市后的首次增资扩股计划:拟发行不超过3.65亿股内资股及不超过0.75亿股H股。本次发行于2023年底最终顶格完成,募资近40亿元,总股本由约24.07亿股增至28.47亿股。
此后,九江银行多次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不断“补血”。Wind数据显示,自其上市后截至目前,九江银行上市后共发生11次股东变更出资行为,涉及主要股东如盈盛投资有限公司、Success Cypress Limited、富力地产(香港)有限公司等。
经过不断地“补血”,九江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也从2022年末的阶段性低点7.93%,于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回升,2024年末已提升至9.44%,但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又回落为8.63%,较2024年末下降0.8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1.21%,较年初下降1.96个百分点,逼近监管红线,资本补充紧迫性凸显,因此,这番时隔两年的大规模增资显然又是为了应对资本充足率下滑压力。
与此同时,最新财报显示,前三季度九江银行实现营收80.3亿元,同比下滑4.04%;净利润为8.66亿元,同比增长3.94%,但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资产减值损失下降及金融投资收益大幅回升,核心利息收入与手续费收入持续萎缩。
具体来看,该行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为64.6亿元,同比减少8.0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4.7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0.97%;净利润增速上半年同比下降36.08%,三季度回正,但盈利质量仍依赖非经常性收益。
此外,截至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2.19%,为近五年最高,显著高于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关注类贷款占比升至6.03%,较2023年末大幅上升,潜在风险积聚。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率回落至1.88%,但尚未披露三季度数据,资产质量改善的持续性仍待观察。
除了九江银行,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中小银行密集推进增资扩股,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已有超10家银行通过定向增发股份推进增资扩股,其中地方国资成为主力。
“这反映出在监管强化与业务拓展双重压力下,部分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需求日益迫切。”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定向发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一方面有助于增强银行风险抵御能力,支持实体信贷投放;另一方面也为优化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创造了条件。这一趋势既是银行应对资本充足率要求的主动调整,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纵深推进,对提升中小银行稳健性与服务能力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