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7日电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10个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6%,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在传统贸易稳步增长的同时,我国文化产品“出海”加速。这一趋势显示我国出口商品的核心竞争力正从“成本与规模优势”向“文化价值与品牌溢价”转变,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国外贸韧性显现出口结构趋于多元化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0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其中,出口2.17万亿元,进口1.53万亿元。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前10个月,我国外贸面对外部冲击,展现强大韧性,进出口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成绩来之不易。
针对10月出口增速的短期波动,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分析认为,这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去年同期基数大幅抬高,二是中秋节错期导致有效工作日减少,三是美国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的冲击正在逐步显现。她同时表示,我国出口仍然保持较强韧性,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市场多元化战略有效对冲对美出口下滑;二是全球AI热潮与国内产业升级形成共振,推动芯片、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指出,商会在第138届广交会期间,向企业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提及的主要市场占比,由高至低依次为:中东、欧盟、东盟、拉美、非洲、中东欧、美国、印度和日韩。这显示中国企业正成功减少对传统市场的路径依赖,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更均衡、更具韧性的贸易网络。
“此外,企业对未来出口形势整体持乐观预期。受访企业中,近七成表示在手订单金额较上年同期持平或增长。同时,自主品牌出口占比稳步提升。”高士旺说。
国潮出海成外贸新增长极文化内核成为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消费市场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富含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正加速“出海”走向世界。这一趋势凸显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全球影响力的拓展。
以“中式养生”为代表的健康消费理念,在海外市场加速渗透。淘宝平台数据显示,自今年“双11”启动以来,健康消费类目海外成交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传统滋补品、家用医疗器械等品类表现尤为突出。值得关注的是,海外消费者对“祛湿”“暖宫”“健脾”“补肾”等深植于中医理论的关键词搜索量大幅攀升,这表明他们不仅在购买产品,更在主动学习和接纳一整套东方健康哲学体系。
“健康消费是一个价值百亿美元且持续快速增长的全球市场。”淘宝出海商家中心负责人依珊表示。
老字号品牌“雷允上”的出海实践颇具代表性。该品牌电商自营部总经理徐苏云透露,10月以来海外成交同比增长近40%。“即食膏方和养生茶最受海外年轻消费者欢迎,他们既看重产品的功效,也欣赏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与此同时,以马面裙为代表的新中式服饰在国际时尚舞台上的崛起,标志着中国文化审美正在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在海外社交平台,马面裙相关的穿搭分享、文化解读内容持续走红,形成了自发的传播效应。这种基于文化认同的消费趋势,推动相关品类在跨境电商平台上销量激增。
部分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新中式服装已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其中马面裙更是现象级单品。
苏州锦业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其提花面料约有20%间接出口海外,主要用于新中式服装制作。“海外市场对中国传统纹样和工艺的认可度不断提升,这为我们传统纺织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文化产品的出海正在从“产品输出”向“文化输出”升级。与传统的代工出口不同,这些承载着中国文化内涵的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品牌溢价能力,不仅拓展了外贸增长的新空间,也为中国品牌全球化提供了更丰富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