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于祥明)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也是首次对场景培育和开放系统部署。《意见》提出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包括数字经济领域、人工智能领域、全空间无人体系、生物技术领域、清洁能源领域、海洋开发领域等6大领域。
《意见》还提出,强化政策保障。加强各类政策协同配合,支持新业态新领域创新场景,放大政策效应。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推动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强化场景培育和开放与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各类创新支持政策的协同衔接。编制各类规划要与场景培育和开放相结合。通过相关中央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重大场景配套基础设施予以支持,并同步推进“软建设”。
场景是用于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制度政策的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意见》的出台,旨在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场景,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以新技术、新模式带来新的生活和生产情景变革。场景的创新性推出,就是给新技术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探索和应用机会。”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马宇文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场景培育就是给新技术找市场。
《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拓展经济社会应用场景,并将打出一套“组合拳”。具体包括,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推出一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等。
《意见》提出,在数字经济领域,深入挖掘数据要素潜能,支持数据分析挖掘、流通使用、安全防护等领域技术创新,丰富数据产品和服务供给,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领域探索应用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和开放,更好满足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各领域发展需要。关于全空间无人体系,要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鼓励打造涵盖全空间的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景,拓展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综合立体交通、公共服务、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无人体系应用场景。稳妥有序拓展低空经济等领域应用场景。
“新技术新产品需要由产业端提供大量‘训练场’作为场景,不断迭代优化升级,才能形成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技术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张铭慎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举例来看,国家电网、中石化等企业开放电力调度、油气勘探等场景,训练出具备行业专属知识的AI模型;广州等地的全空间无人体系场景开放空域、水域、地下空间,支持无人机、无人船协同作业,可以拓展出多个业态。”
张铭慎表示,由于新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必须经过真实场景的反复验证,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能克服“闭门造车”带来的缺陷,并整合上下游资源构建完整的商业闭环。场景又不仅仅是“应用场地”,而是技术商业化的“催化剂”,是新产品走向市场的“试金石”,是新模式新业态落地生根的“演练场”。
“场景培育和开放是形成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完整闭环的关键环节,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张铭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