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深圳市恒运昌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运昌")就其科创板IPO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作出回复,直面上交所所对其收入异常波动、大客户依赖及历史股权交易合规性等核心问题的质疑。值得注意的是,恒运昌预计今年营收将小幅下降,净利预计下降21%-30%。
焦点一:6月收入同比暴增3倍,是否集中确认?
上交所在问询中直指要害:2025年上半年,恒运昌营业收入3.04亿元,其中6月单月收入达8039.68万元,占半年度营收的26.44%,远超历史同期水平。交易所质疑公司是否存在"6月份集中确认收入"的情况。
恒运昌将6月收入激增归因于两大因素——下游需求爆发:第一大客户拓荆科技为满足其大客户"首条全国产化产线"三季度试产需求,紧急追加采购; 客户产能恢复:拓荆科技上海工厂因搬迁延误的订单在6月集中交付,该工厂于2025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数据显示,6月公司对拓荆科技销售6065.91万元,占当月收入的75.45%。公司强调,所有收入均有真实订单支撑,相关应收账款已在10月底前100%回款,并通过函证核实不存在跨期确认问题。
恒运昌披露了一个尴尬事实: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仅1.2亿元,9 月 30 日在手订单金额下滑至8440万元。一方面因为下游晶圆厂扩产节奏短期调整,另一方面系公司客户结合自身下游市场需求变化、内部备货计划调整及采购频率优化等因素调整订单节奏所致。
此外,恒运昌表示,公司预计 2025 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小幅下降,净利润预计下滑21%-30%。公司 2025 年度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一方面 2025 年度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公司 2025 年度进行产能扩充,沈阳和北京子公司筹办期间发生的支出计入管理费用,导致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焦点二:拓荆科技"一家独大",客户集中风险凸显
报告期各期,恒运昌对拓荆科技销售收入占比从45.23%飙升至63.13%,2025年上半年仍高达62.06%。交易所要求说明这一集中度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恒运昌援引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格局作为解释——国际市场:美国AE公司(Advanced Energy)对应用材料、泛林集团两大客户依赖度近70%,近30年格局未变;国内市场:拓荆科技是国产PECVD设备绝对龙头,2023年市占率约12%,占国产份额超60%;刻蚀设备领域则由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双寡头垄断。
公司认为,半导体行业"精确复制"的管理模式决定了设备商与零部件供应商高度绑定,轻易更换供应商需重新验证,成本高昂。
恒运昌坦言,尽管已开拓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客户,2024年对这三家收入分别增长7倍、25倍和3倍,但短期内拓荆科技收入占比仍将超50%。
焦点三:历史股权交易"上翻",构成股份支付
上交所对恒运昌2021年一次内部股权调整"旧事重提"。2021 年 9 月,5 名公司核心员工将持有百世达 35%股权上翻至母公司层面,通过投资中心间接持有恒运昌 25.19%股权,收购完成后百世达成为发行人全资子公司,经评估上翻前后对应股权估值接近,5 名人员持股方式变更在上一轮问询答复时被认为不构成股份支付。
上交所要求说明收购百世达少数股东股权评估的具体情况,结合评估方案、评估方法以及股权授予、换股过程中的相关协议约定等,进一步说明股权上翻是否构成股份支付,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经评估机构追溯估值,2021年6月百世达公允价值为1955万元,35%股权对应684.25万元。而"上翻"后,5名员工持有的母公司股权价值暴增至1.134亿元,差额高达1.05亿元。
保荐机构表示,恒运昌设立子公司百世达并计划以百世达作为半导体业务的开展主体。恒运昌已披露股权上翻前母子公司间的交易情况,百世达及少数股东对公司业务发展的贡献情况;百世达少数股东的股权授予、换股过程中未签署股权授予协议、未约定服务期,股权上翻构成股份支付,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