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上市银行东莞农商银行(9889.HK)披露未经审计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数据。
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86.11亿元,同比下降6.6%;净利润37.94亿元,同比下降22.26%;归母净利润36.44亿元,同比下降20%,营收、净利“双降”。
不过,与半年报数据对比,该行在盈利端呈现出营收降幅收窄、盈利下滑幅度边际改善的迹象。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5.01亿元,同比下降14.02%;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下降22.22%;归母净利润约26.29亿元,同比下降17.07%。
具体来看,盈利改善的核心支撑来自利息净收入与投资收益的双重发力。前三季度实现利息净收入65.57亿元,同比下降5.74%,这一降幅较上半年9.92%的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中间业务方面,该行前三季度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9亿元,与同期相比,整体保持稳定。此外,投资收益的阶段性爆发对该行盈利起到明显的支撑作用,前三季度投资收益19.39亿元,较上半年的11.2亿元增加8.19亿元,成为对冲利息收入下滑的关键变量。
成本端呈现 “一降一升” 特征。该行费用管控能力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发生业务及管理费用27.9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9.37亿元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该行持续加大风险出清,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6.81亿元,上年同期为13.27亿元,同比增长26.7%。
尽管盈利端边际改善,但资产质量压力仍未缓解。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87%,较2024年末的1.84%再升0.03个百分点,已连续4年走高;不良贷款余额达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3亿元。
联合资信评估针对该行最新一份的评级报告指出,2024年以来,受净利差收窄、减值计提力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东莞农商行净利润规模及盈利性指标呈下降状态;未来随着资产端收益水平下行及区域内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盈利实现或将持续承压,需关注未来盈利水平变动情况。
东莞农商行前身是东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2021年9月29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是全国第13家上市农商银行、H股第4家上市农商银行,也是东莞市首家上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7697.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