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部分银行调整积存金业务引发投资者关注。业内人士指出,银行暂停部分业务是出于黄金税收新政落地后的合规调整所需。多家机构表示,税收带来的价格差异将提升银行积存金对普通投资者的吸引力。
11月3日,工商银行公告称,受宏观政策影响,根据该行风险管理要求,自2025年11月3日起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存量客户处于有效期内的定期积存计划的执行以及办理赎回、销户不受影响。当天晚间,工商银行再度发布公告称,已恢复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客户可通过该行营业网点、工商银行App等渠道办理各类如意金积存业务。
同日,建设银行也发布了关于暂停受理易存金等业务的公告。公告显示,受市场波动影响,结合风险审慎管理要求,自2025年11月3日(含)起,该行暂停受理易存金业务实时买入、新增定投买入、实物金兑换等申请,存量客户易存金定投计划的执行、赎回以及销户不受影响;暂停个人黄金积存兑换实物贵金属、账户黄金兑换实物贵金属等申请,其他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不受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部分银行暂停积存金提取等业务,主要源于黄金税收新政落地后,银行需进行相应的业务合规性调整。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万联证券分析师李滢认为,新政首次将黄金区分为投资性用途与非投资性用途,并分类实施不同的方案。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新政相比于以往政策的主要变化在于,投资性用途方面,买入方将标准黄金直接销售或者加工成投资性用途黄金产品(如金条、金块、金锭、金片等),应缴纳增值税,开具普通发票(以往是缴纳增值税+开具增值税发票),此举的目的在于明确投资性黄金的属性,规范生产链条,避免投资性黄金被作为生产首饰等的原料进入生产流通环节抵扣税款;非投资性用途方面,会员单位购入用于非投资性用途 (工业用金、黄金饰品等)的标准黄金,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向买入方开具普通发票(以往是增值税即征即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新规的好处在于不占用买入方的资金成本,无需先缴纳再退税,但新规下只能开具普通发票,相当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扣除率从13%降至6%,黄金饰品产业链中下游商家的税务成本上升,或将通过加价的方式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李滢表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税收带来的价格差异,非交易所实物黄金的投资吸引力将下降,银行积存金、黄金ETF等产品的吸引力将会提升。广发期货分析师叶倩宁也认为,非交易所渠道的实物黄金交易或面临成本上升,由于会员单位向下游销售时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票,阻断了增值税抵扣链条,所产生的增值税或将转嫁至下游。加上实物交易重新向交易所集中,这可能会影响现货市场流通的规模,黄金投资性需求或向虚拟交易市场(黄金ETF、黄金期货期权和银行纸黄金)回流,从而避免额外的增值税成本。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黄金饰品零售价已包含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对终端价格影响有限,消费者购买行为不会出现显著变化。”湘财证券分析师何超表示,该项税收新规实际上也是倡导消费者通过交易所渠道购买黄金投资产品及规范实物黄金的投资行为,非交易所实物黄金的投资吸引力可能会下降,纳税人不通过交易所销售标准黄金应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普通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银行代理的交易所产品,如积存金、黄金ETF等间接参与黄金投资,以平衡便利性与税负。
当前,多家银行积存金起购金额已超过千元,如工商银行自10月13日起将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由850元上调至1000元;兴业银行10月21日宣布,单次购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由1000元起调整为1200元起;平安银行则从10月24日起,将平安金积存业务按金额设定的定投计划起投金额由900元上调至1100元。此外,中国银行自10月15日起也调整了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由850元调整为950元,这是该行今年以来第四次调整积存金购买门槛,其2月和4月曾先后三度提高起购金额,将最小购买金额由650元逐渐调整至8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