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当前,互联网已成数字时代核心基础设施,其作用延伸至哪些领域,又带来哪些新引擎?
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下简称“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
本届乌镇峰会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围绕数字经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等议题举办24场分论坛,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嘉宾参会。
人工智能的爆发,也让一批“硬科技创业者”站到了乌镇峰会的舞台中央。本届乌镇峰会特设“六小龙乌镇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与杭州“六小龙”企业负责人,围绕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等前沿趋势进行交流。
“过去我参加乌镇峰会,都是偷偷溜来学习一下,今年很荣幸第一次在台上分享。”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晓煌在对话环节表示。
乌镇峰会所展示的,不仅是互联网从“互联”走向“智联”的时代转折,也反映出产业链深度融合、数字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的未来图景。
具身智能期待“ChatGPT时刻”
当前,智能制造、智慧物流、AI驱动产业化,正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趋势,以京东为代表的企业正在加速推动供应链与物流体系的智能化升级。
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未来5年之内整个中国的社会化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能降到10%以内,“也就是未来5年的进度可能会超过过去10年甚至15年的进度。”
到明年4月份,京东将建成全球第一个全无人的配送站。刘强东表示,“这是一个源头性的建设,上面几辆无人机,下面全部是无人配送小车,里面是机械臂,对无人机、无人车的货物装载全都是机器人完成。”
“六小龙”企业的AI大讨论,也折射出当下人工智能逐渐迈向具身智能、空间智能。
“未来,包括明年和后年,整个机器人领域给大家的惊喜可能比今年还会更多一点。”宇树科技创始人、CEO、CTO王兴兴表示。
AI正在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世界,从大语言模型的语义理解扩展到机器人可感知、可行动的真实空间中。AI发展从二维计算到三维交互的重大转折,其核心在于让机器具备空间理解与协同操作的能力。
“互联网的数据规模会走到尽头,AI便是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新阶段。空间智能是继大语言模型之后一个很重要的领域。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晓煌表示。
空间智能标志着AI技术从传统的二维平面处理向三维空间感知和交互的转变。在2024年TED大会上,“AI教母”、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将空间智能描述为AI发展的下一个里程碑。
“我们做的空间智能业务主要服务两类群体,一类是人类,另一类是机器。未来将会是一个充满机器人的世界,每个人甚至会有十个机器佣人提供服务。那时不仅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也将有大量机器人,因此更需要空间智能技术统一管理、指挥机器人。”黄晓煌表示。
本届乌镇峰会上,来自不同行业的科创企业正共同期待三维空间的“ChatGPT时刻”能够带来关键突破,以此开启以具身智能、空间智能为代表的新阶段,推动人工智能迈入真实世界。
从AI到AGI
国内互联网巨头已经全面布局超大规模AI基础设施,并向AGI演进。
“阿里巴巴正在建设超大规模AI基础设施,加大投入打造超级AI云,以全栈技术积累向全球开发者提供领先的AI服务。”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乌镇峰会上表示。
“AI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智能涌现,第二个阶段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第三个阶段是超级人工智能(ASI)。如今正是AGI阶段的开端。”吴泳铭说。
AI不再只是语言处理器,而将成为能够感知世界、推理决策、创新协作的“数字生命体”。
根据OpenAI对AGI的五层架构解析,从第一级“聊天机器人”能进行基本对话,到第二级“推理者”具备人类水平的问题解决能力,再到第三级“代理”可自主采取行动,第四级“创新者”能协助发明创造,最终到第五级“组织者”能独立完成组织工作,AGI需要具备自主的感知、认知、决策、学习、执行和社会协作等能力。
这仍需要AI进一步演进。深度求索资深研究员陈德里指出,当前AI并不具备像人类一样稳定的智能,可能在一些复杂领域表现卓越,但在一些简单任务上表现较差。这是因为,AI在训练完后参数被固定下来,无法像人类一样在真实世界中自我迭代。“我们要做的就是让AI具备稳定的学习算法,同时建立与真实世界更多的链接,比如多模态等,让模型能够像人一样在更真实的环境里终身学习、自我迭代。”
业内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是AGI的理想载体,其为通用智能提供了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最佳接口。
王兴兴表示,具身智能或者机器人领域的通用模型,某种意义上就是AGI,而且最有可能达到人们想象中的AGI的效果。“宇树科技也在探索,包括跟国内外的公司合作,共同推动在机器人领域的具身模型、多模态模型的探索。”
乌镇峰会,是观察中国互联网生态变迁的重要窗口。当前,中国科技生态正加速从云端迈向实体,与产业深度融合,并在全球AI格局中担当着愈加关键引领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