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7日电(吴郑思、张瑶)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周五(11月7日)整体震荡偏弱,品种强弱分化明显。截至收盘时,综合衡量市场走势的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466.49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58点,涨幅0.18%;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2023.40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57点,涨幅0.18%。
分品种来看,能源金属整体表现活跃,尤其是碳酸锂在基本面仍提供偏多支撑的背景下,大幅拉涨超3%,领涨商品市场;工业硅也在题材支撑下收高近2%。包括聚烯烃、聚酯链等多个化工品延续反弹,其中PX、尿素、乙二醇收盘均录得超过1%的涨幅。相比之下,沥青延续弱势,主力合约盘中触及逾一年新低,终盘跌超2%。

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日内走势图(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供需支撑偏强碳酸锂涨超3% 工业硅震荡收涨近2%
虽然昨日盘后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枧下窝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但并未明确复产时间,这使得碳酸锂期货得以在需求高景气延续的背景下,7日大幅拉涨,终盘以3%的涨幅领涨商品市场。虽然对枧下窝项目复产节奏的博弈仍旧影响着碳酸锂波动,但需求端近期强劲表现仍为碳酸锂维持强势提供支撑。上海有色网(SMM)最新数据显示,碳酸锂周度库存环比下降超3400吨,延续加速去库态势,也表明在储能需求旺盛的背景下,碳酸锂需求维持较高景气度。在此背景下,混沌天成期货表示,在当前需求强劲的条件下,碳酸锂供需格局偏紧,现货持续去库的环境预计仍会延续至年底,短期碳酸锂价格维持宽幅震荡。但该机构也提示,在碳酸锂价格回升后,智利锂盐出口与澳矿出口有回升,或对国内锂资源缺口形成补充。
因有机硅概念提振市场情绪,工业硅期货7日震荡上涨1.77%,日涨幅仅次于碳酸锂。但从工业硅自身来看,供需双弱的局面暂无明显改变。据广州期货分析,本月西南步入枯水期,供应季节性下降,供应端边际收缩,同时下游多晶硅也有所减产,近期仓单注销明显,同时现货库存也有所去化,表明下游正在较为积极进行枯水期补库,使得库存压力得到缓解。供需双弱下预计工业硅期货单边驱动有限,考虑盘面估值不高,维持震荡对待。东证期货认为,经过前期套保后,价格下跌短期难以造成减停产,但价格亦需突破10000元/吨才会给枯水期或明年丰水期带来明显供给增量。在成本底探明的情况下,工业硅价格下限或更为明确。
沥青跌超2%刷新逾一年新低情绪转弱铁矿石回落近2%
在聚酯链、聚烯烃等相关化工品小幅反弹的同时,沥青则延续弱势,主力合约7日收跌2.40%,不仅领跌当天商品市场,更是日线“七连跌”,盘中刷新去年9月中旬以来的新低至3038元/吨。尤其是近两个交易日,在增量资金打压下,沥青跌势加速,7日盘中沥青主力合约增仓超1.2万手,净流入资金超5700万元。分析来看,虽然本周国内沥青库存整体仍在去化,且南方终端赶工需求仍在进行,但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北方地区施工需求进一步受限,强化市场看跌预期,并导致贸易环节备货意愿降低,这都对沥青需求构成利空。在此背景下,油价低位盘整,也未能给沥青市场带来支撑。在此背景下,沥青偏弱震荡的态势大概率仍将延续。在机构看来,后期沥青价格支撑或需要关注供应能否减少。隆众资讯最新跟踪显示,11月份国内沥青计划产量或环比下降16.9%。
黑色链商品7日偏弱整理,在双焦回落修正涨幅的同时,钢价低位盘整,铁矿石则收跌1.87%,盘中触及逾三个半月低点。需求承压的同时,供应压力不减,是铁矿石领跌黑色链商品板块的主要原因。我的钢铁(Mysteel)最新数据显示,本周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环比降至234.22万吨,但同期国内47港进口铁矿石到港量却环比增加351.2万吨,这加大了市场对铁矿石供强需弱的担忧,从而引发资金入场打压矿价走低。盘面上看,铁矿石主力合约7日增仓近2.2万手,净流入资金1.66亿元。在终端钢材需求转入淡季,且四季度钢厂仍面临环保限产等令铁矿石需求承压的不利因素的背景下,机构判断铁矿石价格或仍有进一步回调空间。
其他品种方面,多晶硅日内震荡回落超1%,成为能源金属中唯一下跌的品种;红枣续跌超1%,盘中再创四个月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