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发龙蟒(002312.SZ)公告披露,其全资子公司德阳川发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阳川发龙蟒”)与富临精工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升华”)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拟共同出资6.6亿元设立合资公司,并投资19.61亿元建设17.5万吨/年高压密磷酸铁锂项目。
川发龙蟒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磷酸铁锂项目正处于建设阶段,下游客户拓展正在同步推进。他同时指出,当前磷酸铁锂市场价格已呈现稳步回升态势,为项目未来投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川发龙蟒在公告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及渗透率的持续提升,磷酸铁锂电池凭借成本低、安全性高和稳定性强等优势,在乘用车、商用车领域得到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行业的快速发展有效拉动了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需求。
根据合作协议,新设立的合资公司富临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6亿元,其中江西升华持股51%,德阳川发龙蟒持股49%。合资公司项目拟选址四川省绵竹市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规划磷酸铁锂产能17.5万吨/年,采用草酸亚铁工艺。江西升华对合资公司生产草酸亚铁工艺的磷酸铁锂产品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磷酸铁锂具有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和成本优势,已成为锂离子电池和储能系统的关键材料。根据则言咨询数据,2025年1—6月我国磷酸铁锂产量约160万吨,同比增长57%,磷酸铁产量约140万吨,同比增长63%。
川发龙蟒方面表示,其系国内磷化工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在磷化工领域拥有近四十年的产业、技术及人才沉淀。基于“稀缺资源+核心技术+产业整合+先进机制”的发展战略需要,近年来积极延伸布局磷酸铁、磷酸铁锂等新能源材料领域。
中研普华研究员郭梦向记者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前五大企业市场占有率达78%,较2022年提升15个百分点。技术壁垒与规模效应成为头部企业巩固优势的关键;技术壁垒方面,高压密磷酸铁锂的研发生产需要深厚的材料科学积累,目前国内仅少数企业能稳定批量供货。在规模效应方面,头部企业通过年产10万吨级产能,将单位成本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的85%以下,形成成本“护城河”。
值得关注的是,川发龙蟒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布局持续提速。除此次绵竹项目外,其在攀枝花基地的2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正分四期推进,计划于2027年年底全面投产,达产后年产值或超150亿元。
与此同时,川发龙蟒于10月23日披露,其全资子公司德阳川发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0万吨/年磷酸二氢锂项目。该项目建设将有效发挥川发龙蟒在磷化工及新材料领域的资源、产业、技术等优势,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新能源材料业务布局,完善多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
公开资料显示,2025年8月末,川发龙蟒德阿项目6万吨/年磷酸铁锂装置已投产使用,10万吨/年磷酸铁装置主要设备安装基本完成;攀枝花项目5万吨/年磷酸铁产线部分装置已实现平稳运行。
上述川发龙蟒人士透露,为匹配未来产能释放节奏,公司正积极开展下游客户拓展工作,后续将持续完善客户结构,保障产品市场渠道的稳定性。
谈及近期磷酸铁锂市场价格走势,上述川发龙蟒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磷酸铁锂均价为3.25万元/吨,目前价格已回升至约3.52万元/吨,实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这一价格变化不仅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回暖趋势,也为项目未来投产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不过,郭梦表示,目前规划中的磷酸铁锂产能已超过未来需求的1.8倍,低水平重复建设可能导致价格战和行业洗牌。中研普华方面预测,未来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或将被迫退出,市场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溢价”。
根据川发龙蟒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其在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8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7亿元,同比实现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