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形机器人创新产品密集“刷屏”。在广东小鹏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5小鹏科技日”上,全新一代IRON机器人惊艳亮相,展示了如真人般的轻盈步态,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传来新消息,该公司官方视频号发布了全身遥操作平台,视频中,在人类遥操作控制之下,G1机器人能够进行踢球、拳击、打扫卫生等活动。
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形成完整布局。在上下游各环节中,A股上市公司多点突破,多家上市公司已经获得批量订单,进入供货阶段。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企业的订单突破情况来看,多家上市公司已进入批量供货阶段,明年交付量有望迎来爆发。”
多家上市公司批量供货
A股上市公司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伺服电机、关键材料、电子器件等环节持续发力,形成多点突破之势,成为产业规模化的重要支撑。近日,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雷利”)、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发科技”)、广东世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运电路”)等上市公司披露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最新进展。
江苏雷利在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方面与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客户已形成稳定订单。近日,江苏雷利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空心杯电机、线性运动模组、无框力矩电机、关节模组等产品均已实现小批量出货。”此外,在灵巧手方面,江苏雷利加快灵巧手在消防、煤炭等特种机器人领域的商业化推广,并积极推动灵巧手在工业场景中的落地。
材料领域的金发科技同样表现亮眼,该公司积极与机器人领域头部客户开展材料协同开发与合作。在近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改性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已经实现对机器人企业的供货,目前主要用于机器人、机器狗的四肢、面罩、雷达和电池组外壳等。未来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公司与下游客户合作项目的深入推进和协同加强,公司新材料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在电子领域,世运电路与北美头部客户的联合研发已持续超过5年,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控制模块、驱动系统等关键部位的印制电路板产品,已形成从定制化设计、快速打样到性能优化的全流程技术能力。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日在交易所互动平台表示:“国内市场方面,公司目前已与国内3家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其中一个项目已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主要配套其初代商用机型的控制电路。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人形机器人印制电路板领域的研发投入,重点突破高密度互联、轻量化基材应用等技术,深化海内外客户合作。”
应用拓展将分三个阶段
“随着人形机器人批量‘进厂打工’,将在工业领域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具体包括这些场景:汽车、消费电子产品总装线上的操作、质检;半导体、光伏车间的重复上下料;物流仓储的拣选、搬运等。”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拓展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第一阶段聚焦封闭结构化场景,如:在汽车工厂执行预设任务,采用遥操作与预训练模型,形态为定制化机械臂和移动底盘。第二阶段将拓展到半开放商业空间,如:商超导购、酒店送餐,需要进行语音交互升级等。第三阶段将攻坚通用家用场景,需突破具身智能瓶颈,预计5年至10年实现。”
“2026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交付规模加速放量的关键一年。”北京科方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尽管产业路径已清晰可见,不过人形机器人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张新原进一步表示:“我国产业链布局完整,上下游协同发力,为人形机器人批量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接下来仍需要通过硬件端和软件端的持续技术创新,推动产品性能提升与成本下降,并且关注商业模式和市场培育,逐步推动人形机器人走向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