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上,总少不了央企航司“买买买”的身影,今年,中国东航与中国南航的采购订单均创新纪录。
在11月6日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央企业交易团集中签约现场,中国东航作为首个签约的中央企业,与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5家供货商集中签署19份采购协议,总金额达12.11亿美元。其中一年期展位成交金额达3.3亿美元,较去年增长23.3%,达历届进博会东航一年期展位成交最高值。
一年期展位成交是指与本届进博会展商未来一年成交金额的累计。
本届进博,东航聚焦航空主业高新技术产品,采购种类围绕航空领域核心需求展开,涵盖飞机发动机、APU包修、航空餐食、航材、航油、汽车底盘六大类,产品来源地涵盖美国、德国、法国、瑞士、瑞典、日本、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和中国香港地区。

东航签约现场。
东航近年来坚持“往远处飞、往国际飞、往新兴市场飞”战略,国际航线网络加速恢复与扩容。2024年以来陆续新开23条中远程国际航线,包括上海至卡萨布兰卡、阿布扎比、阿拉木图等。2025年12月4日即将开通的上海浦东—奥克兰—布宜诺斯艾利斯航线,将成为全球最长航线。
国际航线的织密,也推动东航在境外航空餐食市场的开拓与升级。此次进博会上,东航与来自阿联酋的德纳达(DNATA)、新加坡的新翔集团(SATS)签署航空餐食采购协议。这两家企业均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据悉,此次进博会上,东航三分之一的采购产品来源地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
南航则与来自9个国家的20家全球航空服务厂商及供应商签署23项进口采购协议,签约总金额超20亿美元,创近六年新高。
南航不仅采购航食、航材,还以进博会为优质链接平台,积极整合全球先进制造与贸易资源,成功实现从“设备采购”到“技术协同、方案共创”的模式升级。
比如南航与全球十多家客舱产业链上下游先进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先后完成新一代客舱设计、重点客舱设备定制、新一代机载互联等多项关键合作签约。
值得一提的是,国航、东航、南航三大央企航司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三大航均实现盈利。如果把货运板块的盈利情况考虑在内,统一口径后,东航在三大航中净利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