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7 23:08:10 股吧网页版
“杭州六小龙” 乌镇同台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在和大家的交流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乌镇非常好,好山好水好风景!”11月7日,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晓煌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

  这是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会后发生的一幕。

  当日,“杭州六小龙”首次齐聚乌镇,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六家企业代表同台对话,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媒体。

  此前,在乌镇峰会新闻发布会上,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表示,“杭州六小龙”的发展,与乌镇连续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所形成的互联网发展良好生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借助乌镇峰会这一高端平台,邀请其分享创业、成长、发展的经历,正是大家高度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

上证报记者杨翔菲摄

  回首“网”事

  “六小龙乌镇对话”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主持。

  活动伊始,王坚抛出问题:“过去十年,是中国科技发展最快的十年。作为代表性创新企业,六小龙如何抓住机遇形成自身的竞争力和特点?”

  宇树科技创始人、CEO、CTO王兴兴回顾了多年前参加乌镇峰会的往事。“回望过去十年,我们公司从2016年的时候只有三个人,到现在有一千多人。非常感谢杭州对创业公司的支持,让我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热情和价值,去实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给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十年前,我们的核心团队还在哈佛大学读书。”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回顾,受脑机接口技术改变生活的启发,团队开启了创业之旅。“当时是一边读书,一边在地下室研发,经常是半夜三点,一群留学生头上戴着脑电设备闪闪发光地测自己的脑电。”

  韩璧丞表示,团队发现在美国开发、研发速度较慢,2018年正式决定把公司总部迁回浙江杭州,企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他说:“十年过去了,脑机接口领域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脑机接口也被列入我国‘十五五’时期重要前沿技术,公司更有信心做好相关业务。”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黄晓煌回顾,他曾在硅谷英伟达工作不受重视,于是自己创立了公司。他回国搭建GPU集群,创立群核科技。在他看来,公司成长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缩影,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空间智能公司,服务人类与机器人,与乌镇大会精神密切相关。

  “2015年,我们开始做四足机器人,那个时候美国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已经做得非常好,可以走向室外,非常灵活地运动。我们当时想,能不能让中国的机器人也能够走出室外,真正表现出非常灵活的运动能力,这是我们当初的追求。”云深处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秋国回顾。如今,国内四足机器人已跨越技术鸿沟,应用于多个场景。“我们希望未来四足机器狗能够到达陆地上任何一个地方。”他说。

  游戏科学创始人、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回顾了公司做单机游戏的初衷。他表示,作为内容产业,如果中国团队做中国题材可以追赶、接近,甚至超过国际水平时,中国用户会给予相当大的回报,《黑神话:悟空》就受益于此。中国用户会认可优质国产产品,也会识别伪劣产品。

  深度求索资深研究员陈德里表示,公司从创立之初开始就以实现追求AGI为自己的本质目标,因此,公司的核心优势就是专注在以长期主义坚持做前沿智能突破,以及技术开源带来的合作和共享。

上证报记者杨翔菲摄

  共议未来

  关于机器人行业未来的发展,王兴兴表示,AI加速了整个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他说:“最近一年,具身智能领域已经有点像做梦的感觉,很多科幻中的事实已经变成现实,这种现象在未来几年还会加速。”

  在王兴兴看来,对比其他核聚变、登火星等前沿技术,具身智能的实现可能相对容易。他相信,明年和后年,机器人行业会有更多惊喜。

  “脑机接口技术已经从实验室里的一些试验,变成能够真正影响人们生活的产品。”韩璧丞表示,公司的技术路线是沿着“从痛到大”来规划产品。先帮助残疾人、自闭症孩子等最需要帮助的人,后续将推出睡眠改善、体重管理等面向普通民众的产品。

  黄晓煌认为,AI是数据积累到一定阶段的新发展阶段,空间智能是继大语言模型之后的重要领域。“未来肯定是一个充满机器人的世界,甚至一个人有10个机器人在服务。这个时候,不光是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的工作环境也有大量的机器人在服务。因此,我们更需要空间智能技术来统一管理、指挥这些机器人,公司正专注空间智能领域。”

  朱秋国表示,公司的机器狗更多的是聚焦行业应用,在电力巡检、应急消防等场景中打磨产品,解决实际问题。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以“代替人在危险恶劣复杂场景工作”为目标,发布了全球首台具有防护能力、可室外作业的人形机器人。“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家在选用行业级人形机器人的时候,仍然选云深处科技!”他说。

  在冯骥看来,《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是中国游戏产业长期发展的结果,产业培育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人才,众多优秀中国游戏团队是其基础。他表示,优秀的游戏能让玩家摆脱“游戏羞耻”,期待将中国文化通过科技手段传递给更多人。

  “未来三到五年,人类和AI可能处于一种蜜月期状态;未来五到十年,AI可以取代部分人的工作;长期来看,10年到20年,AI可能取代绝大多数工作,冲击社会秩序,科技公司应扮演人类守护者角色,保护人类安全,参与社会秩序重塑。”陈德里展望。

  技术挑战

  作为前沿领域,“杭州六小龙”相关负责人也在峰会上讲述了行业面临的技术边界与挑战,以及公司的应对之策。

上证报记者杨翔菲摄

  “目前,机器人最大的问题和挑战还是具身智能AI模型不太够。”王兴兴表示,目前具身智能领域模型结构、数据量规模不够,不同厂家机器人数据差异大,触觉、视觉等数据采集方式无统一共识。因此,公司通过与国内外公司合作,共同推动在机器人领域具身模型的多模态模型研发。

  “我觉得在具身智能或者机器人领域的通用模型,某种意义上就是AGI,而且是最有可能达到我们想象中AGI的效果。”王兴兴说。

  在韩璧丞看来,脑机接口面临数据采集和解析的严峻困难。因此,要通过AI模型让机器像婴儿一样重新学习神经控制逻辑,形成“神经科学启发AI,AI反哺脑科学”的闭环。

  黄晓煌表示,公司战略转型后,从原来的“向人类收费”变为“未来向更多的机器收费”。而此类客户本身研发实力较强,给公司带来了业务拓展难度。因此,公司今年推出云原生工业AI孪生平台“SpecialTwin”及系列工具,增强学术与产业影响力,适配未来大量机器人的服务需求。

  “具身智能面临两大挑战。”朱秋国表示,机器人自主抵达目标地点的具身移动需要大量数据和算力,对初创和小型公司构成压力;其次,仿人手精细操作的具身操作路径不清晰。他建议,通过创新降低对算力、数据的要求,探索新架构或模型,推动机器人走进工厂和家庭。

  冯骥表示,AI的发展可能导致科技优势集中,形成少数公司的垄断,同时部分脑力工作者面临被替代的恐慌。他建议,拥抱最新AI技术,感受乐观的可能性;保养身体、静观技术发展。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AI具备稳定的、可泛化的算法,从而建立起与真实世界更多的连接。比如包括多模态、具身智能等,让模型像人一样,在更真实的环境里面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实现自我迭代。”陈德里说:“当技术迈过某些关键节点之后会迎来跨越式发展,我们尽可能对技术的发展保持乐观,这一轮的AI革命还处在上半场,甚至是上半场的早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