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7 23:28:50 股吧网页版
记者手记 | 科技金融需要多种“化学反应”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于祥明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于祥明)商业航天,作为“硬科技”产业的代表之一,正迎来科技金融的“助燃时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记者近日在聚集了全国75%以上商业火箭整箭企业的北京亦庄实地调研,切身感受到在商业航天领域,科技金融绝非是简单的资金堆砌,而需要多种“化学反应”。

  从科创企业早期获得的VC、PE股权融资,到科创企业部分研发项目的产品化期获得的银行科创贷,再进一步到企业成长期,地方平台资金、各类产业资本的跟进投入,进而到企业成熟期,IPO上市融资……可以说,商业航天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强大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的支持。

  在这其中,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打开了包括商业航天在内的未盈利企业的IPO之路,最受市场关注。

  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进程明显提速。近期,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北京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此前,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屹信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昌兴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商业航天企业也启动了上市辅导工作。

  与此同时,还有包括东方空间在内的一部分商业航天企业正在积累力量。此时,部分银行为这类企业提供的科创贷资金,有着独特价值。

  记者在调研中感受到,银行首贷,对于一家科创类企业的意义非同一般。同样,对于一家银行来说,这也需要其敢于放贷的担当和勇气,更需要其“火眼金睛”的风险把控力。

  并且,在实践中,银行在提供贷款与配套结算服务的同时,还协助科创企业对接后续轮次融资、上市辅导与产业资源。由此,银行、投资机构和科创企业可以形成多方协同的成长共同体,从而让金融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放大器”。

  另一方面,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在这场“双向奔赴”的“化学反应”中,科技金融还需要政策、市场与金融机构形成进一步的合力,尤其是专注科创服务的中小银行,迫切需要在制度、数据、资金和激励等方面获得更完善的支持。例如,强化数据共享,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在数据层面进一步打通政银信息壁垒,向符合资质的银行开放与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税务、社保等相关的政务数据,帮助银行完善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模型,提升“无抵押、有信用”的精准授信能力等。

  星空不再遥远。总的来看,科技金融体系不断“进化”,正助力商业航天这一“硬科技”产业加快发展。未来,当更多的“东方空间”们冲向寰宇,其背后必然是科技创新、市场与金融体系更紧密的合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