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召开,本届进博会上海会议活动设置了六个主题议题,其中“ESG与可持续发展”议题彰显了进博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虹桥论坛也专门设置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议题,众多行业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思想碰撞,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进博会上,绿色低碳等领域全球领军企业纷纷亮相,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企业不仅带来了在绿色能源、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还展示了诸多创新型的绿色产品与解决方案。从高效节能的工业设备到环保低碳的日用消费品,从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到可持续的供应链模式,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企业对绿色发展的深刻理解与不懈探索。
促进绿色技术交流推广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低碳技术成为了众多企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技术装备展区的力拓展台上,聚焦铁、铜、铝、锂等关键产品对全球低碳未来的重要价值。《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力拓集团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蒙古国奥尤陶勒盖铜金矿联合开展了纯电换电矿卡技术应用试点项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过去一年中,力拓集团与国家电投完成8辆同力矿卡(载重91吨)、13块电池(800千瓦时)、一座换电站、固定充电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的交付和安装,该试点项目已于今年10月份正式启动。
力拓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许峰说:“对力拓而言,进博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与合作伙伴深入交流、共谋发展的重要契机,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作为力拓最大的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驱动力拓持续投资于产品组合优化,助力全球能源转型所需关键材料的供应。”
面对全球性环境议题,可持续发展已从企业社会责任升维为关乎长期生存的核心战略,宜家中国副总裁阮林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宜家围绕绿色运营、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三大领域,致力于将可持续理念融入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到零售运营的整个价值链,并希望通过创新、可负担的产品与服务,帮助并激励广大消费者轻松践行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借助进博会这一重要平台,宜家将展示其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最新实践与合作成果。
阮林娟说:“今年我们借进博会平台,重点介绍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FECO)共同发起的‘中国典型濒危动物保护试点示范捐赠及合作’项目。即在2025年10月14日至12月1日期间,宜家中国每售出一个指定毛绒玩具,将向FECO捐赠1欧元,用于支持中国典型濒危动物保护。”
目前,可持续转型已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共同主线。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服务主管合伙人谈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各区域正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差异化转型路径。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可持续发展仍是企业首要关注点,企业通过领先战略推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谈亮说:“即便面临经济不确定性或技术投入加大等优先事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仍是中国企业高管最关切的问题。基于德勤最新调研成果,83%的企业在过去一年增加了可持续发展投资,尤其聚焦可持续技术领域,64%的受调研中国企业高管将其列为前三大紧迫挑战,远高于45%的全球平均水平。”
进博会作为连接全球愿景与区域实践的关键桥梁,已经搭建起高效开放的平台,推动绿色技术交流推广、国际标准互认与监管协同,助力全球携手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
从“制造”到“智造”
在全球积极探寻可持续发展路径,企业纷纷投身绿色转型浪潮的当下,新技术的运用正成为企业绿色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在西门子展台上,工业AI产品与解决方案成为焦点,它们将成果精准指向绿色低碳领域。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在现场活动中说:“西门子期待借助进博会这一开放合作平台,充分发挥自身在高质量数据、深厚行业知识以及软硬件一体化方面的独特优势。我们愿携手中国企业,将AI深度融入工业场景,以工业AI推动中国数字化与低碳化进程再上新台阶。”
在此次进博会上,多家企业展示了自身在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领域的成果,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广西东盟经开区生产基地项目就是其中之一,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作为天丝集团在华投资的重要布局,总投资额达13亿元人民币,该工厂以工业4.0智慧工厂为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配备了四条高速全自动化生产线,集生产、仓储、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致力于构建绿色、智能的生产运营体系。据悉,近5年来,天丝集团在华投资累计已达43.6亿元人民币。
从“制造”到“智造”,企业们通过高效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在宝洁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说,宝洁在内地设有8家工厂,20多个分销中心,其中有两家工厂成为代表智能制造最高水准的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工厂,一家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过去几年,宝洁不断推动智能制造,投资建设了三个“新智能制造”中心,打造更智能、更柔性的供应链,同时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实现生产制造和可持续共赢。
在绿色转型与低碳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众多企业展现出非凡的前瞻性与担当精神,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发展模式,而是将绿色理念深度融入战略规划与日常运营,把低碳目标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技术、优化生产流程,企业不仅实现了自身运营的节能减排与效率提升,更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