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八届进博会的“全勤生”,以“共创医疗科技未来”为主题,美敦力今年再次携百余款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其展台面积与展品数量均创历届新高,全面展示美敦力在医疗科技,尤其是智能医疗领域的前沿创新成果。美敦力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表示,美敦力深入推进在“研发链”“孵化链”和“供应链”的本土布局,坚定践行助力中国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承诺。
延续“年年上新”的传统,今年聚焦人工智能与医疗的深度融合,美敦力带来了7款首展产品,展现数智医疗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期待重新定义未来的诊疗路径和体验。
其中,全球首展产品Stedi超硬导丝(注:该产品尚未在国内注册上市)是美敦力新一代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导丝,在具有高硬度和稳定的强支撑力的基础上,采用创新预塑型设计,为TAVR手术提供支持。
亚太首展的美敦力全球首款闭环可充电脊髓神经刺激系统Inceptiv(注:该产品尚未在国内注册上市),曾被《时代》杂志评为2024年最具突破性的创新之一。该系统能够“倾听身体发出的声音”,感知不同动作下脊髓生物信号的变化并实时自动调整刺激,以帮助慢性疼痛患者获得更加持续一致的治疗体验。
▍共创本土生态,构建本土价值链新格局
得益于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美敦力有超过30款明星展品已成功转化为惠及中国患者的临床实践。美敦力脑机接口领域的战略性产品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在去年完成首展后,即将在国内投入临床应用。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Symplicity RDN疗法,在进博会展出后,次年依托博鳌先行先试政策,完成“中国首例”特许手术,至今已在中国完成百余例临床应用。
除了加速引入全球创新产品外,美敦力也实现了从“展商”到“投资商”的升级。
“作为进博全勤生,八年进博会之旅让美敦力受益匪浅。以‘全球智慧本土化、中国创新全球化’为战略方向,我们借力进博会的强磁吸效应,成功实现了从‘参展商’到‘投资商’的战略升级,并见证了创新成果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关键跨越。”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如是说。
据了解,深耕本土研发与智造,美敦力在中国布局了多个核心基地。其中,在美敦力康辉常州科技园诞生的NIM-ECLIPSE术中神经监测系统于今年6月获得日本PMDA批准上市,正式进入日本市场,并于9月完成首台临床落地。目前,美敦力在中国拥有近7000家供应链合作伙伴,其中约90%的直接采购将供给美敦力的海外工厂,中国供应链已深度嵌入美敦力的全球体系。
在本届进博会上,美敦力宣布启动首个本土化TAVR手术AI解决方案。该方案由美敦力携手本土医生和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开发,全力构建一条覆盖全流程的完整诊疗链条。通过这一创新模式,美敦力致力于打造智能疗法的全新生态,也为行业探索AI与医疗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美敦力始终高度重视并长期看好大湾区市场发展前景
顾宇韶表示,今年美敦力聚焦数智医疗与精准诊疗等关键领域的最新成果,期待与新老朋友共同激发中国医疗市场的澎湃活力。
顾宇韶认为,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创新潜力的区域之一,美敦力始终高度重视并长期看好这一市场的发展前景,“‘港澳药械通’政策是极具前瞻性和示范性的创新举措,它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前沿药械加速惠及中国患者,为像美敦力这样的创新医疗科技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先行先试平台,也为深化本地合作、加速创新成果落地创造了绝佳条件。”
在这一政策的强力驱动下,美敦力的多款全球创新产品已经成功引入大湾区。如用于治疗心脏性猝死的EV-ICD血管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第六届进博会首次展出后,通过“港澳药械通”渠道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引进,并于2025年9月完成了全国首批植入,标志着在预防心源性猝死领域的新突破。此外,在第七届进博会首展的Penditure左心耳闭合系统也已通过大湾区“药械通”的使用审批,为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顾宇韶表示,这些案例充分印证了大湾区在接纳全球顶尖医疗科技方面的卓越效率和开放态度,“基于大湾区良好的创新生态、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我们期望能进一步依托‘港澳药械通’等利好政策,将更多前沿的医疗解决方案更快地引入大湾区,并积极探索与本地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伙伴的深度合作,共同参与到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