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王鹤静)近年来,海内外科技巨头持续加大资本开支,加速建设AI基础设施。同时,国内外电网投资景气持续。朱雀基金认为,巨额投资的背后是能源基础设施改造的迫切需求以及高密度算力对电力供应的全新挑战。在“算力革命”下,电力设备或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朱雀基金表示,在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电网侧相关的建设进度往往滞后于电源侧。为了跟上电源侧的发展,电网建设正在加速。
同时,AI高速发展为电力设备行业增添了新的增长动力。有研究报告显示,ChatGPT的调用消耗的电力是传统搜索查询的10倍左右。朱雀基金认为,AIDC(数据中心)作为AI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稳定运转的基础是能源,AIDC的发展有望带动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同时,算力功率密度与整体体量也在提升,有望带动整体的供电架构的演变,为产业链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在此前召开的2025年OCP(开放计算技术)全球峰会上,英伟达正式推出面向未来AI数据中心的800V高压直流(HVDC)电源架构,并发布技术白皮书《下一代AI基础设施的800伏直流架构》,展示了数据中心服务器功率密度的爆发式演变。
随着机架功率密度持续提升,朱雀基金认为,传统415V交流系统已难以满足需求,800V直流配电或成为未来趋势。并且,交直流转换设备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即采用SST(电力电子变压器)将13.8kV-35kV交流直接转为800V直流,有助于简化系统、节省用地,且适配光伏与储能,有助于数据中心降碳。随着Rubin Ultra产品出货量提升,SST的渗透率有望同步增长,也有跨行业应用潜力。
该白皮书提到,随着GPU功率提升及同步运行,机架功率可能会出现30%-100%的较大范围波动,给供电甚至电网层面带来挑战,这是未来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对此提出了软件优化、储能系统平抑、GPU功率平滑特性、限制GPU性能四项解决方案。
朱雀基金认为,这既为超级电容、储能等开辟了应用空间,也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启示,比如通过调整用电匹配发电,类似于虚拟电厂等模式增强系统稳定性。在此过程中,具备较强系统性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或是布局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