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11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同比增长6.2%;进口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0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出口同比下降0.8%;进口同比增长1.4%,已连续5个月增长。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10个月外贸3.6%的增长,核心是韧性凸显+结构优化。出口成为主要拉动力,进口连续多个月增长显内需回暖,叠加对‘一带一路’等多元市场开拓、高技术产品出口亮眼,对冲了外部环境波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10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6.18万亿元,同比增长9.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6%。欧盟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我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4.88万亿元,同比增长4.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3.1%。美国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3.38万亿元,同比下降15.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9%。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9.28万亿元,同比增长5.9%。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面对外部环境剧烈波动,当前我国出口仍然保持较强韧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出口多元化加速推进,有效抵消了对美出口大幅下降带来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前10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21.28万亿元,同比增长7.2%,占我外贸总值的57%,比去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91万亿元,同比增长2.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9.3%。
陈雳对记者表示:“民企与外企的增长,是外贸活力与吸引力的直接体现。民企以57%的占比稳居外贸主力军,7.2%的增速远超整体,靠灵活适配性和产业升级,如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领跑。同时,外企2.9%的增长,印证了我国市场对外资的持续吸引力,也反映全球产业链中我国的重要地位,两者共同夯实了外贸增长的根基。”
展望四季度我国外贸走势,陈雳预计,四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平稳微增,关税影响可控、多元市场支撑企稳,但10月出口小幅下滑显短期压力,整体增速或略低于前10个月均值。
冯琳还指出,随着四季度出口下行压力有所增加,预计稳外贸政策有可能在三个方面发力:首先是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主要是通过大力提振消费、增加有效投资需求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帮助出口企业在线上和线下拓展国内销售渠道;其次是加大对出口企业的定向支持,重点是金融支持,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保障它们的合理融资需求;同时会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各地还会增加对企业境外参展办展的支持,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最后是会着力稳住美国之外的出口市场,具体措施包括和更多经济体签订或升级双边、多边自贸协定,和更多国家商签互免签证等,来强化外贸企业的服务保障,帮助企业稳定、开拓海外市场,稳住外贸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