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7日,首届火炬论坛在河北雄安新区举行。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正在建设国家统一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推动建设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建设国家高新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一张网,强化信息共享和资源对接,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主任吕先志表示,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打造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火炬服务矩阵生态。其中,在工具模型方面,火炬中心推出的企业创新积分制已在全国推行。“今年将发布作为升级版的企业创新积分制2025,围绕单个企业的科技创新属性进行评价的需求,还将推出企业硬科技属性评价模型,服务投融资等应用场景。”吕先志说。
工业和信息化出版专家委员会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火炬中心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创新,形成了以高新区为载体、项目为抓手、企业为主体、央地政策联动的发展模式,未来将采取三大举措。
具体而言,一是加快建设高新区企业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国际创新网络,开放资源,创建各类联合体,加大共性技术和平台的布局。二是加大中试验证工程化的平台建设,缩短从科技研发到产业化再到产品化的周期。同时重视标准建设,参与国际标准、国际互认的机制建设。三是加强建设产业国际合作网络,使企业在网络上形成国际合作联盟,开展包括研发、制造、测试应用场景以及市场的合作。
在2025火炬论坛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携手国家高新区,共同发起创新发展“十个一”倡议。其中提到“集成一套政策,助力红利释放”:一体推进技术创新、企业孵化和园区发展,滚动推出资金、人才、金融、税收等增量政策包,在强化技术策源、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上下更大功夫,构建“全周期覆盖、全链条发力、全要素协同”政策生态,让政策资源精准投向高效区域、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