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组织发布天津市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并召开绿色金融工作交流会,天津金融监管局、天津证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静海区政府,以及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基金业、租赁业等领域60余家金融机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出席交流会。与会各方通过主题分享、经验交流,共同为天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天津立足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定位,将绿色金融作为服务“双碳”战略、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构建“政策赋能+标准引领+产品创新”的绿色金融生态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率先出台全国首个定向于化工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获批成为全国首批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点城市,并全国首创“转型项目+转型主体”融资模式,上线全国首个服务绿色租赁标准化的信息化平台,出台全国首个绿色融资租赁项目评价团体标准并实现京津冀互认,出台全国首个绿色商业保理团体标准。截至9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8478亿元,较年初增长19%,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为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注入稳定金融“活水”。
据天津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赤道环境评价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天津市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显示,2020年至2024年,天津市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由100.00增长至163.60,年均复合增速13.1%,呈快速增长态势,体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与外溢效应。绿色金融指数的发布,标志着天津绿色金融发展进入规范化、精准化新阶段。
未来,天津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以标准为支撑,把指数作为监测成效、优化决策的“晴雨表”,建立动态评估监测机制,聚焦落实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成果、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凝聚多方协同合力等重点领域,持续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效,以金融“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为全市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动能。